電子報詳情頁

知見錄/無憂宮裏中國風\胡一峰

在德國的第三天,我們去了波茨坦市北郊的無憂宮。這是腓特烈二世的夏宮,被稱為「普魯士的凡爾賽宮」。

走入無憂宮,掛滿牆面的畫作和幾大櫃藏書可見主人的文化趣味,宮外的葡萄田、風車磨坊,亦頗可賞玩。遊客中心的售票員特意拿筆在景區地圖的「中國茶室」上畫了個大圈,提醒我們不可錯過。雖知十八世紀普魯士國王腦中的「中國」與實情必有不同,當我穿過一條綠蔭小道,看到「中國茶室」出現在眼前時,還是感嘆自己低估了普王腦洞之大。

整座茶室形如帳篷,金碧輝煌。外牆和立柱上塑着演奏音樂的人。從着裝風格看,博袍寬袖,像中國人,所持樂器不中不西,有一件既像西洋的魯特琴,又像中國的古箏,應該是想像的產物。在這支中西合璧樂隊的「伴奏」下走進「茶室」,滿眼的風格依然是腓特烈二世深愛的洛可可,只是金色藤蔓花枝間點綴了想像的「中國」,比如,頭戴荷葉帽、留着兩撇鬍鬚的官員,以及專心把玩「九連環」的猴子。

「想像中國」集大成於茶室穹頂四周的壁畫。那幾個留着五縷或三縷長鬚,戴着雙翅帽或盔帽的人,若不以歐洲人為參照系,你斷不會同意他們是中國人。畢竟,這些人的帽翅要麼像張開的蛾子翅膀,要麼似平鋪的荷葉,與傳統中式服飾相去甚遠。

要說最能與「中國」對號入座的,我選多次出現的那個胖子。他前衣大敞,肚腩袒露,手拿一把蒲扇,咧開大嘴,笑意盈盈,定是彌勒和尚無疑。這一圈壁畫上的人大多面帶微笑,有的逗弄鸚鵡、孔雀,有的吸着長長的煙杆,優哉游哉,恬然陶然;猴子與鳥跳躍於藤枝間,人和動物祥和安樂,畫意類似中國的「行樂圖」。就此而言,倒合「無憂」之意。而這,大概才是腓特烈二世所劃的重點吧。   (德荷遊記之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