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如是我見/喜 秋\文秉懿

文人悲秋,自古已然。「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名句琅琅上口。秋天跟哀愁結下不解之緣,兩位一體,在文字世界,秋天幾乎成了悲的代言人。

這似是對於秋天的誤解。不過用上「誤解」一詞,似乎言重,應該是換一個角度看秋天,更為妥當。

秋天天高氣清,天色澄澈,萬里無雲;就是有雲,也是絲絲縷縷,幾筆輕描淡寫,如輕煙裊裊,如綿絮蓬鬆,不凝滯,不沉重。天地空間開闊,人在秋的天空下,豁然開朗,自在逍遙。

秋天的風是爽朗的,沾着清涼氣息,卻拂面不寒。春風黏黏糯糯,與人糾纏不清;夏風如潮,熱氣襲人;冬風凜冽,蝕骨無情。唯有秋風瀟灑,猶如俠客,與君相逢江湖,點一下頭,拍一下肩膀,即轉身而去。不知其來處,亦不悉其去向,飄然自適。

秋天的草木特別宜人,當然,欣賞秋綠是生長在有常綠樹之地的人的專利。在香港的秋天,一把一把、一叢一叢的綠傘撐開,枝椏上綴滿葉子,層層疊疊,綠油油的,彰顯秋天的豐富熱鬧。陽光滲透樹頂,經過枝葉過濾,剩下溫煦,在縫隙間瀉下;輕爽的秋風擦拭枝葉,颯颯有聲。從忙碌的生活中偷來一刻空閒,在傘下長櫈懶洋洋坐着,浴一身秋陽金風,不多久就感到乾淨利落。

秋天的紅葉亦有其姿態。寒氣驟至,一夜過後,紅了秋山,艷了天地。山高雲淡,丹楓萬葉,好一派秋色。杜牧秋日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秋天富有生命力的一面表現出來,英爽俊拔。

秋天的溫度是體貼的。早上起來,涼爽輕快,叫人帶着清醒頭腦上班上學,手腳伶俐,開始一天工作。日落之後,涼風聚攏,清涼如水,讓疲憊的身心得到洗刷,恢復精神。這種細心周到,只有秋天能夠做到。

秋天並不是悲傷的旋律,相反,它是爽快的調子。可惜,四季中秋天最為短暫,人還沒有咀嚼清楚它的味道,它已匆忙離去,留下遺憾。幸好人生有盼望,可以等待來年秋色。近年熱天越發霸氣,佔着位置,不肯離去。今年我等了很久,這幾天似乎才接收到微弱的秋天電波,似有還無。我擔心秋天還沒有正式出場,就要散場。

不要悲秋,倒要喜秋。秋天可貴,應該珍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