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曾聽到錢鍾書在電話裏對一位慕名求見的女士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這是老夫子的謙虛,也有特定語境。不能拿來當藉口,瞞着或無視那隻憋得臉通紅、辛辛苦苦下蛋的母雞,將蛋放進另一個雞窩,歸為另一隻母雞的功勞,並且要「咕咕噠噠」地叫。
所以,筆者雖無意學胡適之先生的「考據癖」,但受職業習慣形成的「文字潔癖」所驅使,總不願令那隻真正下蛋的母雞受委屈。
而如今的互聯網和報紙上,張冠李戴的「搗蛋」行為實在不少。將一句話,冠上某個名人、某本小說、某部電影的名義,便招搖過市。而大多數人,奉行着拿來主義,於是乎,以訛傳訛,氾濫而不可收拾。就算有人出來更正,卻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被淹沒在謬誤之海。原來那隻下蛋的母雞早被遺忘了。
比如,「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這句話不知何時變成了電影《羅馬假日》的台詞,甚至還有英語譯文。然而電影裏並沒有這句話。又有人說是三毛、畢淑敏的大作,總之是出自名家的金口。其實,這本是二○一三年一位留學美國的女生劉屈艷揚寫的遊記《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更有名的那句「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裏,不悲不喜……」直到現在,依舊被許多人當成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感悟。其實,這是廣東女生談笑靖(筆名扎西拉姆·多多)所作。
明明是同一句話,你要告訴那些訛誤的人,這是劉屈艷揚、談笑靖的「蛋」,他們便要立刻拉下臉來。貼上倉央嘉措、《羅馬假日》的標籤,自己似乎也跟着高大上了許多。本就附庸風雅,還要去扭曲風雅,實在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