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特區政府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從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發展香港特色文化內涵,發展多元及國際化的文化藝術產業,建立國際平台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四個方向出發,提出71項措施,以務實推動文創產業長遠發展,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藍圖》公布後,包括表演藝術、電影、博物館等各界人士都對規劃內容建言獻策,亦強調重在政府如何推動措施落地。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胡恩威強調,產業化的前提是需要有場地,政府對於場地預定政策的修訂一定要先做試點,此外他亦認為未來西九文化區應該進一步開發場館利用,在此集中表演藝術場館,以產生更強的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大公報記者 徐小惠
香港藝術場地缺乏,問題由來已久,今次《藍圖》發布後,容許戲院用作現場表演、工廈改建為小型劇場或黑盒劇場,鼓勵發展商在其項目加入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設施,重訂「政府管理的文藝場地預訂政策」,優化「藝團借用學校場地試驗計劃」等措施引發關注。「表演藝術需要有場地來排練和表演才能做到產業,香港過往的方式是買節目來香港排練。如果要學習韓國自己做節目從而成為產業,就需要有製作創作的地方和人才。」胡恩威認為,過往香港的公帑主要投資在高速公路、隧道等基建之上,投放在文體旅設施的資源缺少且缺乏規劃和創新。規模較大的是西九龍文化區、啟德體育園、將軍澳單車館、東九文化中心,但整體上香港的文體旅設施仍不及國際水平,場館數量較少,「專業藝術表演場地數量還不及澳門。」他提到,除了大型場館的建設,對於表演場地的管理應該下放到區的層次,尋找更多大小規模不同的空間,「如碼頭、天橋等,都有更多可以思考。」
「重訂場地預定政策從試點開始」
胡恩威提到,西九文化區應該成為香港藝術空間的集中地,尤其是集中表演藝術場館,可以參考倫敦西區的做法,以產生更強的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除了西九之外,胡恩威認為一些遊客比較多的地區比如中西區、中環也可以考慮如「酒吧+音樂」等模式,結合文化進行多元經營。
胡恩威指出,目前香港的文體旅設施發展仍然沿用數十年來的模式,大部分文化和體育設施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他提到,過往香港藝術場地都是多用途,「要走產業化那就要專業化,不能多用途,尤其是表演藝術場地。」他認同今次《藍圖》對未來表演場地的規劃,並認為政府重訂「政府管理的文藝場地預訂政策」,一定要先做試點,「比如香港文化中心或者大會堂的幾個場地,應該要讓它專業化,走國際級的文化場地路線。」
「藝術行業需多元共生發展」
胡恩威指出,香港的傳統是將藝術作為公共服務,發揮藝術的教育作用,通過政府的支援令市民可以以合理的價格看演出,「健康的藝術行業應該如教育、醫療一樣,既有盈利化的,也有公私合營以及非盈利化的,各種形式、多元生態共同發展。」他表示,轉變需要過程,首先在場地上需要出現商業模式的場地。「比如內地也在改革,他們會做一些自負盈虧的項目,例如崑劇;又比如上海有上海文化廣場就是專門做音樂劇、自負盈虧的。這方面需要形成財政方案,令投資方也知道投資模式如何。」胡恩威建議,政府要營造投資環境,好的投資環境會吸引投資者的進入,比如提供一個更有吸引力的地價吸引地產商投資文體旅項目,這個固定模式需要改革和升級轉型。
他相信,伴隨當前經濟環境的改變,香港發展更多藝術場地的阻力正在變小。「以往香港的城市規劃過於集中在做零售模式的商場以及住宅、辦公室,因為地價成本高,阻礙了多元模式的發展。但是這些年科技的演變讓很多零售模式取代了商場的功能,商場也都開始轉型,香港需要改變發展模式,需要多元化,令商場空間不僅能買東西,也能買體驗。」「香港的經濟和金融的實力,完全可以超越藝術品投資和買賣,成為一個藝術內容創新的平台。我們的市場覆蓋整個大灣區,需要思考如何運用這幾千萬人口。如果能在大灣區做到龍頭效應,也會帶動整個大灣區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我相信這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