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很多時候離不開一個字,如影隨形,相伴終生。它就是——比。
從小到大,我們的潛意識中都有一個「比」字。與周遭熟悉的人比,與毫不相干的聽說或看到的人比。當然,也會自己和自己比。胖了,瘦了?富了,窮了?有時比得心滿意足,興高采烈;有時比得心灰意冷,頹唐喪氣。
從出生第一聲啼哭開始,至老了乘風而去,不少人都生活在攀比中。雖然小時不懂事,但父母也會「代勞」,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比,誰的白白胖胖,誰的漂亮可愛。
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喜歡與同班的同學比。誰的成績好,名列前茅;誰的體育佳,比賽總得獎;誰的嗓音美,節日表演都有份……那時在比中夾雜着純真的願望,希望自己能全班第一,至少是前三名。
起初也許是朦朧單純的比,可隨着年齡增大,就超越了正常的範疇。有位朋友說,一家近來被孫子氣得七竅生煙。原來孫子十六歲,達到考駕駛執照的年齡。他也一次性通過筆試和路試。全家都為他高興。可問題來了,他吵着要買輛汽車。家長不同意,說年紀還小,等過幾年再說。他辯駁道:班裏有個西人同學,已開着自己的車上學了,多帥!他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
朋友嘆息道:「比什麼比!『黃牛跟馬跌斷腸』。不是買不起,是怕他年少氣盛,開車出了事怎麼辦?再說,高中還沒畢業,太過招搖也不好。」
而當孩子們走出校門,踏入社會,那是完全不同的環境,要比的東西複雜得多。與以前的同學和周遭的朋友相比:工作好壞,工資多少,公司大小,都在心中用尺子衡量。甚至戀愛對象、朋友圈等等,也在比較之列。比的結果,十之八九都不如意。不少人因此怨天尤人,歸咎運氣不濟,懷才不遇,而忽略了自身的努力。
人到中年,思想雖趨於成熟,但腦海中的思維仍離不開左比右比。某人資歷淺,卻升職比我快;某某住的豪宅比自己的住房大得多;某某某的子女出色,比自家的強。也許,這一比,讓當年那股銳氣緩慢消沉下去,變得聽天由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數着時間等待退休的日子。
人老了,似乎看破世情,可能不再執著於名利地位,不過,仍有些東西要和別人比一比。有位舊同學,曾是深圳一間大公司高管。退休後成了「老人協會」會長。有一次和他通話,他剛帶領一班會員去附近城市短途旅遊回來。他說,「現在的老人,不再比誰以前的級別高,也不比誰的銀行存款多,而是比誰健康,少病少痛。」我想,老年人關心自身的健康,不再糾纏在過去的「光環」中,確是好事。但倘若仍沉浸在與他人的對比中,整天只拿着「三高」指數和別人比來比去。勝了,沾沾自喜;輸了,憂心忡忡,而忽略了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單是「比」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正所謂山外青山樓外樓,這山更比那山高,越比越有差距。而且,有的距離不管如何努力奮鬥,都不可能達到,只能仰天長嘆。俗話說,「人比人,比死人。」不知足而不快樂,難怪一輩子活得夠累夠辛苦。
處心積慮與別人相比,不如腳踏實地,專心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