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市場觀察/大灣區成為中企出海「橋頭堡」\黃 寅

  圖:中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額

中國企業從產品出口到品牌全球化,出海踏浪四十餘年。隨着中國經濟要素結構轉型與產業升級方針的發展,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之路進入新階段,企業出海從「可選項」逐漸轉變為「必選項」。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風險不斷變化的環境下,企業出海面對地緣政治、文化語言、合規要求等風險挑戰,中國企業該如何繼續乘風破浪,在國際舞台上實現持續增長和提升競爭力?

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區政府主辦的「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會」本月初圓滿落幕,交流會上共促成經貿合作項目126個,總金額逾千億元人民幣,涵蓋商貿投資、金融合作、現代物流、創新科技等多個領域,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與建設。大灣區如今已成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10月底在珠海舉行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上,以「服務外包+灣區新引擎」為主題,會上筆者與業界分享到,面對全球地緣政治環境日趨複雜,出海企業需要更精準地評估海外市場風險。此外,中企出海模式亦出現了新變化,產業鏈企業組團出海成為趨勢;加上南美、中東等新興市場投資熱度不斷上升,為服務貿易發展帶來了更多機會。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對外貿易活躍的地區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正是中國企業「出海」的橋頭堡。

據安永最新發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海外投資概覽》(下稱《概覽》)顯示,2024年首三季中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244億美元,按年增長9%,其中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按年增長11%。觀察所得,與房地產、酒店和建築相關,與TMT(科技、媒體和通信),以及與先進製造和物流運輸相關的三大產業出海活動佔比,達到投資總額的一半以上。

同時,綠地投資逐漸成為更受中企青睞的出海方式。尤其東盟、中東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憑藉較大的市場發展潛力,以及對外商投資更開放的態度,愈來愈受到中國投資者的注視。綠地投資亦由產能出海逐漸轉變為「產能+產業鏈」出海,由鏈主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出海。

相較其他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面臨「一國兩制三法域」的挑戰。企業在出海過程中多半會遇到合規問題,包括稅務申報、物流運輸、支付結算、知識產權等,都是近年中國企業容易踩坑的環節。以綠地投資為例,缺乏全盤控股架構下,企業控股模式難免鬆散;在對外承包工程時,企業對海外簽約要求、跨境服務費等費用支付所涉稅的事項或不夠了解,也會導致稅負成本的增加,增加其資金佔用及經營風險。

以往企業出海往往只是「我一間公司出海」,單打獨鬥。現時面對關稅、原產地等考量,需要作一個通盤的考慮,則演變成「成個產業鏈都開始做」。企業在其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正面對將部分產能或產業鏈轉移的策略調整,更多的是產業鏈鏈主帶一批人出海,即是將產業鏈上游、供應商等組團共同出海,效益等同在當地建廠、作原材料採購。新的出海模式一方面能解決部分企業在海外市場產生的關稅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推動企業增加當地採購、帶動就業,在當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香港把握服務貿易商機

組團出海既是市場所需,也是大灣區企業促進融合發展的新抓手。《概覽》顯示,中企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新簽承包工程合約額及完成營業額佔比均達八成;中企對外承包工程新簽約金額1717億美元,較去年增22%。隨着南美、中東等新興市場投資熱度不斷上升,亦拉高外貿企業對專業和管理諮詢類等跨境服務的需求。

在企業出海的國際化布局路上,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地,是中國企業出海的前哨之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依託着靈活便利的資金調配角色、國際化視野的團隊、專業服務人才的累積,有望促進大灣區成為中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增長據點,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促進劑。

(作者為安永華南區主管合夥人)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