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風吹拂》激勵 激發熱血鬥志
曹佳鑫(青年代表)
「今天以2小時49分32秒的成績完賽,刷新了自己的PB(個人最好成績),也圓了北馬的夢想。」談及跑步,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博士生曹佳鑫告訴記者,跑步是孤獨而艱辛的旅程,但跑完全程的歡欣和成就感無與倫比,這與人生是相通的。
曹佳鑫接觸跑步的契機源於考試,最早是因為中考需通過1千米測試,想拿滿分必須跑3分40秒之內,之後在高中和大學本科都要面臨體育測試的壓力,「不得不跑」成為最真實寫照。另一個動力源自日本動漫《強風吹拂》,其中那句「你喜歡跑步嗎?」台詞在互聯網上家喻戶曉,也激勵着曹佳鑫堅持跑下去。2023年初,他加入北京大學博雅田徑中長跑隊,幾次半馬自測中已達到1小時25分左右水平。
「破三」完成超額達標
「全馬破三(3小時內完成)是大眾跑者心中的重要里程碑,但作為首馬,安全完賽、享受比賽最重要,最後才是嘗試跑一個好成績。」成功申請清華大學博士,曹佳鑫自認為在身體機能和學習方面都進入狀態,2023年南京馬拉松成為他的全馬首戰,最終成績為2小時56分04秒,超額完成既定目標。
2024年下半年,曹佳鑫將精力投入到北馬的備戰。在攻讀碩士的時候,自己宿舍就在北馬第14到15公里附近,「往年看着選手從我身邊跑過去,很難抑制住自己內心的澎湃,今年可以作為選手參加,對我來講真的是非常重要且有意義的體驗。」最終,曹佳鑫首次北馬跑出2小時49分32秒,他坦言衝線一刻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從抗拒到堅持 創造更多可能
余光(中年代表)
余光愛上跑步源於公司組織的夜跑活動,當時不太願意運動,但同事都有參加,為了「合群」也選擇前往。「那時候我只覺得大晚上在家裏休息多好,為什麼一群人非要到外面苦兮兮的跑步?」
那天晚上,余光和同事從北外灘向外灘跑了大概5公里。前半程他還勉強跟上,但3公里之後就吃力了。余光那晚是跑團中的最後一名,「吊車尾」讓他感覺非常羞恥。「我是有些理想主義的人,當時就埋下了一顆堅持鍛煉的種子,總想着苦練之後可以在下次活動中『一鳴驚人』。」
跑步已成生活日常
此後,余光先從減重入手,每天堅持跑60分鐘的跑步機,之後轉為路跑,路線就和公司組織活動的路線一樣,他希望「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余光有一段時間到處在運動APP中尋找上海的跑步活動,隨着系統性的訓練和跑量的增加,馬拉松成為了余光怎麼也繞不開的目標。
2019年他參加上海楊浦新江灣城國際半馬拉松,但首次參賽的緊張和當天狀態的不佳導致他在19公里左右便腿部抽筋而退賽。余光沒有放棄,之後的5年中,即使在疫情時候短暫摁下過暫停鍵,但他堅持跑步,從上海跑到了香港、廈門、南京、無錫和北京,打卡了內地多個大型馬拉松賽。
今年4月,余光小腿腓腸肌拉傷,接受近4個月治療。余光不希望因為傷病而錯失「三連征戰北馬」的榮譽。好在接受一段時間的康復期後,他再次站在北京的跑道上。「跑步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確實在不斷的磨練我的意志,同時也讓我看到了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
堅持暢跑熱情 身心更加年輕
許堅毅(老年代表)
來自浙江寧波的68歲老將許堅毅今年首次參加北京馬拉松,最終憑着對跑步的熱情,以4小時05分29秒順利完成賽事。值得一提的是,就在7天之前,他剛在成都馬拉松以3小時36分09秒的成績刷新PB,一周之內達成「馬拉松雙賽」成就,算得上是人如其名,「堅毅」地完成一段神「耆」的跑步旅程。
許堅毅在2018年開始接觸馬拉松賽跑。當時他剛退休不久,因為之前在單位運動會中參加過800米和1000米的比賽,具有一定的跑步基礎和經驗,因此決定先從半馬入手,後來慢慢轉向全馬。許堅毅的首場半馬、全馬都是在浙江參賽,後來在跑團隊友的帶動下,他開始輾轉全國各地參賽,有時還會帶着老伴一同前往,在參賽之餘也進行旅遊。
順其自然量力而行
「在天安門廣場起跑,讓人心潮澎湃,比賽的氛圍非常好、非常熱鬧,『國馬』名不虛傳,我也終於如願以償。」連續幾年參與北京馬拉松抽籤,許堅毅今年終於中籤。但由於幾天前剛跑完成都馬拉松賽事,許堅毅體能難免受到影響,他在賽前計劃順利完賽就好。「本來想着4小時以內完賽,最終跑到4小時05分左右有點遺憾,但確實有些累,成績也算不錯了,我對結果比較滿意。」
「希望以後能夠多中籤,我還要再來參加(北馬)。」儘管已年近古稀,但許堅毅對跑步的熱情絲毫不減,他認為跑步讓自己的心態、身體都更加年輕。談及未來打算跑到多久,許堅毅坦言,假如將來身體狀態下滑,那就少追求配速,能在關門時間內完賽就行。「順其自然,量力而行,但我希望一直跑下去。」
跑得健康3部曲
1.比賽前
跑步前幾月應進行科學且循序漸進的訓練計劃,以增強體能、提升耐力。同時,在訓練過程中要關注身體狀態,避免過度訓練,適當調整訓練量。
2.比賽中
根據自身能力控制配速,及時補充水分和能量,注意身體信號。賽中出現身體協調障礙或持續疼痛時,應適當減速或停賽,避免跌倒或其他運動疾病。
3.比賽後
比賽完畢後,不應立即停止身體活動,而是緊接進行慢跑或走動等輕量活動,配合輕柔拉伸,補充水分和營養,逐步恢復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