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饒宗頤是當代的國學泰斗,在歷史、文學、語言文字、宗教、哲學、藝術等領域中,皆有卓越的成就和突出的貢獻,被譽為「國學大師」。自一九四九年來到香港,饒宗頤不僅任教於香港多所學府,在學術上著作等身;還在藝術上獨創風格,走到哪裏,就繪畫到哪裏,在香港各地留下藝術足跡,學藝雙攜。\大公報記者 李兆桐
與饒宗頤並稱「南饒北季」的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言,「我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饒宗頤學富五車,在香港日思夜想的就是遊覽歷史古蹟,埋頭到學術和藝術裏面。終其一生,饒宗頤耕耘多個學術領域,著述無數;又創作融書法、繪畫、古文字學等多學科交織的藝術作品,為香港留下寶貴的學術與藝術財富。
香港為學術研究提供重要條件
饒宗頤一九一七年生於廣東潮安,一九四九年來到香港定居,任教於香港大學中文系,後又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大學等學府。饒宗頤認為,香港為他在學術及藝術上的發展提供了很重要的條件,世界各地的漢學研究情況,香港都可以第一時間知道。在一九七八年退休後,適逢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他充分利用內地新出土的文獻與古代典籍,又提出了推陳出新的學術觀點。博古通今的學術成就,讓饒宗頤成為中西漢學界公認「國際矚目的漢學泰斗」。
饒宗頤生平共出版百餘種學術及藝術著作、一千餘篇學術論文。他曾講自己是很幸運的,「比起明清的學者,我能親眼看到很多他們看不到的東西,所以要更努力地去進行研究。」饒宗頤利用香港的優勢,積極參與中外各大研討會,又研究巴黎及倫敦所藏敦煌書稿,窮盡一切可用學術材料。
許多學者對饒宗頤的學術成就較為了解,可是對他在藝術上的討論則較少。得益於廣博的知識儲備,饒宗頤的藝術創作將歷史、宗教、哲學、文字研究、書法、繪畫、詩詞文學等融會貫通,相互印證,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饒宗頤自小在潮州秉承家學,得以在當時潮州最大的藏書樓中接觸中國傳統藝術,看過很多中國畫大師的作品,如任伯年的真跡。後師從楊栻,又受到海派文化藝術的薰陶。來到香港,饒宗頤與當地收藏家劉作籌交往,得見虛白齋書畫收藏。接觸了這些珍貴的作品後,饒宗頤又孜孜不倦地進行臨摹學習,最終將畢生所學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無論是繪製山水、人物,還是花鳥,饒宗頤都得心應手,還能運用自己在詩詞和文字研究上的知識為作品題跋,可以做到如此的藝術家在當代已愈來愈少。
尋訪香港歷史古蹟
饒宗頤書法植根於古文字研究,北京語言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學者陳民鎮認為,饒宗頤在甲骨學的研究中注重基礎材料的收集與整理,相比前人的研究,學貫中西的饒宗頤精通多國語言,更涉獵梵文這一「絕學」,可以將不同的古文字作比較研究。饒宗頤在香港的著作《殷代貞卜人物通考》一書以貞人為綱,就甲骨卜辭作綜合研究,着力於殷禮的鈎沉與殷商史的重建,是「甲骨學史上的重要著作」。
無論是楷書、行書、草書,饒宗頤都信手拈來,更將自己對古文字的研究融入書道。經過對金石碑帖、簡牘帛書、秦磚漢瓦的臨摹學習,饒宗頤將自己的學術知識與書法技藝相結合。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學者蔡典娉在論文中指出,饒宗頤「對碑銘帖卷的各種書體均有涉略,打造出奇逸古拙、大悲大喜的獨特書風書貌」。饒宗頤書法和學術水平都同樣卓越,古今實不多見。
饒宗頤來到香港,首要的事就是調查香港本地的歷史古蹟,不管是宋皇臺、青山禪院這些古蹟,還是散落在香港各處的摩崖石刻,他都不辭辛勞親身遊歷。這些對香港歷史的研究影響着饒宗頤描繪香江風貌的繪畫。他曾有詩云:「故鄉隨腳是,足到便為家。」饒宗頤的足跡遍布香港,在各處寫生作畫,作詩題詞。不管是大嶼山還是屯門青山,昔年留下的足跡,成為了他筆下《雨中大嶼山》、《青山山色》等作品。彷彿寫日記般,饒宗頤繪遍香港,將眼中所見盡收錄於《香江情懷》書畫專集,足見其對香江濃厚深情。
獨創「饒荷」畫法
饒宗頤在藝術上最獨特的創造非他的「饒荷」莫屬。饒宗頤自七十年代較多繪寫花卉,以荷花為主,早年筆法近於「四僧」中的石濤。其後,饒宗頤探索各種畫荷的新方法,以金或銀墨來勾寫荷花造型,然後填以紅色,有時也用敦煌白畫筆法,或在潑墨潑色後用金或墨來勾外形,用千變萬化的手法勾畫出他「心中的荷花形象」。
二○一八年,饒宗頤仙逝,享年一百零一歲。及至百歲高齡的他,在二○一六年還舉辦了「蓮蓮吉慶──饒宗頤教授荷花書畫巡迴展」。隨着年齡的增長,饒宗頤筆下的「饒荷」越發多姿多彩,反映了他心境的變化,「心中的荷花形象」在百年的歲月中不斷煥發光彩。
饒宗頤一生不懈探索,學術與藝術互益互補,不愧「學藝雙攜」的宗師之名。饒宗頤之女饒清芬表示,作為家人,饒宗頤是一位好父親,作為學者,饒宗頤則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宗匠,「很可惜我們這些後輩還達不到父親的境界」。作為饒學研究基金永遠會長,饒清芬攜手各大「饒學」研究機構舉辦了「桑梓嶺南:饒宗頤在大灣區」學生比賽,期望大灣區更多的學生能夠了解饒宗頤的故事,傳承他的學術與藝術之路。比賽在日前落下帷幕,吸引了來自香港及澳門的一百三十位師生參與,繼續書寫着饒宗頤在香港﹑乃至整個大灣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