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舉行的「推動數據要素流通、促進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發展」峰會上,國際數據產業聯盟成立,致力打造全球數據合作平台。數據流通是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香港擁有發展數字經濟的獨特優勢,營商環境優越,完全可以在促進數據要素流通、激活數據價值中發揮重要作用,並在全球數據倫理建設中展現角色,提升國家在全球數據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數字經濟前景廣闊,發展迅猛,預計到2030年,全球數據交易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美元,各國各地區都在全力抓機遇。對於正處於經濟轉型期的香港來說,加快推動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是關鍵所在。另一方面,「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擁有與國際接軌的金融體系、法律體系及多元文化,科研基礎雄厚,高端人才濟濟,更有中央大力支持。把握好當前機遇,做好前瞻部署,努力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香港就能在全球數字經濟中佔據有利地位。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在充分挖掘數據價值、開發更多數據應用場景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並積極推動開放數據政策,當中包括鼓勵政府部門的數據向企業開放,已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表示,金管局推出的「商業數據通」,截至去年底,已促成超過4.2萬宗貸款申請和審查,涉及的信貸批核總額超過350億元,對企業發展的貢獻不容小覷。
數據跨境流通也是推動創科發展的其中一項關鍵要素。香港作為同時匯聚內地和國際數據的樞紐,對科研發展、吸引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企業落戶香港,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個人信息在獲得擁有人同意的前提下進行跨境轉移,亦讓更多便民利企的跨境服務得以推出。例如香港在廣東設立跨境自助服務機,逾50項政務可跨境通辦,大大節省了當事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又如大量港人去廣東生活、工作或安老,若要在當地求醫,就涉及相關資料的跨境流通。
為滿足數據流通快速增長對基建的需求,特區政府已加快建設數碼港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去年底提供首階段服務。在電子支付方面,有關部門不斷優化本地電子支付系統的功能和普惠性,促進與海內外地區支付系統的聯通,為民眾出行消費提供便利。政府亦支持中小企業向數字化轉型,內容包括電子支付、線上推廣、客戶服務系統等。在培養人才方面,特區多管齊下,在提升市民數字素養與能力的同時,通過本地教育培養及積極引入人才,提升香港在數字建設上的競爭力。
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也是香港以己之所長、貢獻國家之所需的重要體現。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劉光源分享了三點看法。一是在促進數據要素流通中,用好香港優勢,成為有效保護數據產權、規範數據交易行為、降低數據交易風險、實現數據安全流動等方面的「寶地」;二是在激活數據要素價值中發揮香港作用,做好「兩個結合」,包括將數字經濟發展與鞏固提升香港三大中心地位相結合,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發展相結合;三是在數據倫理的全球性討論和解決方案中,展現香港視角、交流香港經驗、反映香港觀點,不斷提升國家在全球數據倫理領域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國際地緣政治日益複雜化,大國博弈的本質是高科技的競爭,是新質生產力的競爭,數據流通、數字經濟正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國家對香港有很高的期待,香港更加積極主動應變,奮發有為,就能在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