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人以警惕焦灼的目光緊盯特朗普的「單邊主義」時,特朗普狡黠地拿出了驚世駭俗的新工具:「擴張主義」和離岸制衡。兩種新招術,還是指向鄰國和歐洲盟友。
特朗普的「擴張主義」並非笑談,他將加拿大視為美國「第51個州」,稱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為「州長」,揚言要合併美加。特朗普覬覦格陵蘭島也引發丹麥恐慌,格陵蘭島將於今年4月進行獨立公投。
特朗普的「擴張主義」並非是其本人要擴張疆土,而是美國不堪傳統的回歸。短暫的美國歷史充滿殖民主義基因和「擴張主義」原罪。美國從最初的13塊殖民地發展到如今50個州,不是搶來的就是買來的。這是典型的「擴張主義」。此外,美國還有「門羅主義」,美國高興時把美洲視為前庭後院,美國不爽的時候,就會對美洲國家予取予奪。當《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媒體「調侃」特朗普的「擴張主義」時,就把美國不長的歷史和歷屆建制派政府給「漂白」了。這些媒體看來,美國歷史充滿了所謂純潔勇敢的「美利堅」敘事,美國歷任建制派政府也都是為民主自由而奮鬥的「偉光正」。特朗普的「擴張主義」不是美國的問題,而是特朗普自己的毛病。
戳穿了虛偽的政治「童話」
然而,特朗普的「貪婪直率」戳穿了美國長期精心演繹的「皇帝的新衣」,政治正確的虛偽「童話」被特朗普這個「老男孩」無情擊碎。因此,與其說特朗普「擴張主義」,不如說特朗普暴露了美國「擴張主義」的本質。
正因為如此,加拿大和巴拿馬才倍感緊張,因為它們擔心美國回歸「強搶」和「強買」的本性。經此「擴張主義」威懾,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個國家,在面對特朗普新的關稅戰時,也許會向美國妥協。故而,特朗普的「擴張主義」看似特朗普的「大嘴巴」修辭,其實更像是逼鄰國就範的伎倆。
特朗普對美洲鄰國實施「擴張主義」恐嚇,對歐洲國家則進行離岸制衡。
拜登時代,美國主動下場並聯合北約援烏制俄使得衝突愈演愈烈。特朗普棄用拜登那一套,開始玩起多重離岸制衡遊戲。
一方面,利用俄烏衝突要挾北約成員國,逼其增加軍費開支,減輕美國「保護傘」的壓力。為了讓深陷俄烏衝突的北約歐洲成員就範,特朗普甚至以美國退出北約進行要挾。由於北約反俄太深,歐洲援烏太多,而且背負二次兩次世界大戰的沉重負擔,特朗普利用俄烏衝突的離岸制衡很有效。而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參透了特朗普對歐離岸制衡的玄機,配合美國要挾北約的歐洲成員將援助烏克蘭進行到底。澤連斯基甚至採取「不援助就斷掉輸氣管道」的方式,加劇歐洲國家的能源危機,讓歐洲國家內訌。
另一方面,俄烏衝突不僅削弱了俄、歐、烏三方力量,也強化了美國對歐盟和北約的控制。對特朗普而言,他要的未必是主導西方世界的虛名,而是依靠實力向歐洲國家攫取更多實際利益,讓北約的歐洲成員承擔更多安保義務。
更值玩味的是,特朗普還以侮辱性極強的方式對歐洲進行內部拆台,讓歐洲國家不斷破防。特朗普親自參加巴黎聖母院重開儀式時,似乎給法國和歐洲國家莫大的面子。然而,特朗普「走出去」只是外交表象,他在海湖莊園接待西方政客「朝拜」才是真正目的。奔赴海湖莊園的歐洲政客中,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頗得特朗普的激賞,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成為海湖莊園新年伊始迎來的新客人,特朗普不吝稱讚梅洛尼是「了不起的女性」。然而,歐爾班是歐盟的「刺頭」,歐盟討厭的「內鬼」成了海湖莊園的座上賓,特朗普對歐盟的立場是顯然的,從內部給歐盟製造混亂。
欲重構太平洋兩岸右翼同盟
接待梅洛尼,特朗普則別有用心,既支持歐盟右翼領導人對付建制派。法國的馬克龍、德國的朔爾茨或成跛腳鴨或面臨大選,特朗普力挺歐盟右翼,不僅動搖法德作為歐盟雙核的根基,讓歐盟變成一盤散沙;而且可以讓歐盟更強烈的右轉舵,以打破拜登時代的西方江湖,重構特朗普領導的大西洋兩岸右翼同盟。
特朗普還充分利用馬斯克干涉歐洲主要國家的內政。馬斯克公開支持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嘲弄德國總理朔爾茨是「傻瓜」、總統施泰因邁爾是個「反民主的暴君」。即便是已經脫歐的英國,馬斯克也支持右翼民粹的改革黨。至於法國,馬斯克暫時手下留情,但馬克龍已經是苟延殘喘,無力左右國內政局。
曾經的歐洲「三劍客」,要麼被馬斯克干涉內政,要麼被馬斯克蔑視,特朗普則笑看歐洲國家在內訌中變得散亂無措。特朗普─馬斯克式美國雙簧,給坐山觀虎鬥的離岸制衡遊戲增加了主動調戲的荒誕色彩。這也意味着,為了美國優先,特朗普2.0已經不滿足於「單邊主義」關稅戰,開始通過「擴張主義」和離岸制衡的方式,對鄰國和盟友無差別「殺熟」。
國際關係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