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如是我見/景德鎮陶瓷街\黃秀蓮

景德鎮,名聞中外的瓷都,從小學教科書的回憶向我走過來,自瓷器底部的印鑒向我走過來。而那刻,我坐在旅遊車上只要等待兩三小時的車程,景德鎮就會出現了。那麼景德鎮會以什麼姿態來展現瓷都風華呢?時維十一月初,氣候怡人,可是天色向晚,我能看到什麼呢?導遊會領我們參觀窰坊,看看高嶺土怎樣經歷高熱的煎熬而成器嗎?

呀,到景德鎮了,電燈柱柱身居然穿了一件外衣──陶瓷所造,裝身名貴,瓷都自有氣派。汽車停在陶瓷街,店舖陳列着高瓶大皿,百多個攤子則擺賣陶瓶瓦罐等小件,瓷器成千上萬印證了產量之豐。我見攤子有瓷造小花,拈起細看,其形態有動感,釉色有層次,取價竟然便宜到只是十元五朵,一花一世界,一朵小花印證了售價之低品質之精。

陶瓷街琳琅滿目,既是系出名鎮,又物美價廉,真該多買一些,奈何逗留時間所限,攤子貨品並非倒模而出,看得出是來自不同窰坊。如今窰坊多少,工匠幾多?長街月色之下何來答案?

攤子其實是一方方長桌,首尾相銜,陶瓷匯聚如河,任人瀏覽。我對陶瓷甚為喜愛,沉醉其中,只恨光陰短暫。燈在暮色中陸續亮起,遊人不少,夜市興旺。無數佳品,眼花繚亂,隨緣挑選,其中一家亮藍的小杯令我停下腳步,再三端詳。「是你做的嗎?」「當然!」攤主是個老頭兒,面型棱角分明,神色有點藝術家的傲岸,他指着牌照上的姓名。「整條街只有我一個做這種杯子。」自許之色見於眉間。杯子窄腳寬口,底色亮藍,裏外都添了釉,淋釉的手勢與釉在高溫下產生的色變,使每件陶瓷的顏色都獨一無二。我不猶豫就買下,他把那幾隻小杯放入極之厚實的紙皮盒內,姿勢不止是謹慎而是珍重,我更相信這的確是他的作品,因為是心血所傾才會那麼愛惜。

景德鎮之名,來自宋真宗的青睞,聖上把自己的年號「景德」御賜予瓷都,於是景德鎮擁抱先天優質的陶土、後天精湛的工藝、悠久的傳統,還有白瓷「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美譽向世人走過來。我的行程那麼短促,卻在萬紫千紅中巧遇一抹湛藍,終於抱着指捏的土手掃的釉和陶瓷家的傲氣,向景德鎮窰坊不絕的光焰作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