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焦點評論/「一國兩制」三十而立 四方矚目「五個堅持」\吳志斌

1月17日,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2025年新春招待會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出席並致辭,鄭主任代表夏寶龍主任,代表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代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向香港同胞致以新春祝福。行政長官李家超、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以及來自中央駐港機構、香港特區政府、立法會、司法機構、香港社會各界約1600名嘉賓齊聚一堂,歡賀新春佳節的即將到來。

鄭雁雄主任以「守正創新 搏擊風浪 續寫新時代香江傳奇」為題,發表了2025年的新春致辭。其中,他特別強調,「香港回歸進入第28個年頭,接近『三十而立』,必須頂天立地、勇挑重擔,擔當起對祖國大家庭的神聖職責」。依靠中央的支持和以祖國為靠山,香港社會各界應與特區政府一道攜手共進、拚經濟謀發展,寫好新時代香江傳奇。

身處由治及興、推陳出新的「關鍵期」、「新階段」,香港未來的發展不僅跟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推進息息相關,更是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一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香港的發展啟示早已蘊藏在五個數字之中。

堅定「一國」原則維護「兩制」優勢

首先是「一」與「二」即對應「一國兩制」。「一國」講的是不變的國安底線和國族認同,是香港可以借力的國之優勢和紅利。而「兩制」講的是多元共存的社會制度和經濟模式,強調的是高度自治的法治體系和東西碰撞交融的文化風景。只有「一國」不變,根基深厚,才有「兩制」的大展拳腳,枝繁葉茂──這便是古人所言,天為一,地為二,天地相加,才得三。

數字之「三」既指涉了鄭主任對香港回歸「三十而立」、「頂天立地」的期盼,也可以對應李家超特首對香港在蛇年發展的「三願景」。《論語·為政》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講的是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具備人格、事業和知識的自立,在某一個領域有所建樹和成就。香港回歸祖國邁入了第28個年頭,回首前二十多年的少年「懵懂」階段和青春的「叛逆期」,「三十」之年即將到來,這就需要香港具備更加獨立成熟地面對海內外的政治風險和經濟挑戰的能力,自理自立地完善香港社會發展結構,解決民生之所需,自力更生地書寫新時代的香港故事,自強不息地將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視為自身繁榮穩定的最高目標。

與此同時,「三」也呼應了李家超在蛇年致辭的「三個願景」:「香港將有如靈蛇蛻變,吐故納新;將宛若靈蛇機智,把握機遇;將猶如靈蛇堅韌,遇強愈強。」以蛇為喻,是要香港社會靈活求變、積極應變、勇於識變,銳意改革,在面對外在環境風高浪急之際,不斷激發香港廣大社會群體的信心士氣,為香港發展塑造新能動,創造新優勢。

「四」則是香港激發發展活力的「關鍵字」。香港的地緣位置要求它做到開門迎四方之客,南北互動,內聯外通,作為內地走向世界的「橋頭堡」,也要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的「落地窗」。「四」在古代意指周全、稱心,故有「事事(即:四四)如意之義」。在周易之學中,先天八卦中的「四」對應震卦,「蘊含着積極向上、奮進、茂盛等意向」;在後天八卦中的「四」與巽卦對應,「蘊含着自由、活潑、昌盛等意向」。

不負中央的厚望和囑託

正因如此,無論是「一帶一路」的國際藍圖,還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銳意崛起,香港都要積極主動地敞開自我,進一步激發本地市場的活力,吸引海內外高精尖人才,打造自由流通的國際交通中心、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心,煥發社會生產生活的活力,做到四方招財,八面來風,在創新中守正,利用四海的「時」與「勢」,創造香港的八方之利。

「五」在易經數理之中象徵着轉變和平等,強調變動、調整的歷史性時刻,更寓意着「數」之中心。在新春致辭中,鄭主任對香港專門提出「五個堅持」:堅持「一國兩制」、發揮制度優勢;堅持統籌「兩個高」(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實現又穩又好;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以變應變;堅持內聯外通、堅定融入大局;堅持擔當作為、勠力攻堅克難。「五個堅持」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關鍵,是香港應對新一年發展的方方面面的箴言,是對香港當前發展必由之路的高度概括。

蛇年順景,政通人和。「五個堅持」講的是香港發展的新方法論,要堅持不懈地攻堅克難,要積極主動地求變應變,讓香港在不太平的世界形勢中做到「四方矚目」,八面來風。「三十而立」要香港有自強自立之本,能承擔一國之發展責任,能體現「兩制」的普世性優勢,這是來自中央的厚望囑託也是使命必達的義不容辭。

安徽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僑聯委員、資深評論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