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TikTok的「不賣就禁」禁令正式生效,自18日深夜起美國用戶已無法使用或在應用程式商店找到TikTok。惟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昨日卻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要「SAVE TikTok!」(拯救TikTok)。
不管特朗普口中的「拯救」到底是什麼形式,但可以肯定的是,現時TikTok正猶如中美關係的一個縮影,美國封殺TikTok從本質上暴露的是其自身的不自信和對中國崛起的恐懼,而未來特朗普政府也必不會停止用各種手段遏制中國。然而美國禁得了TikTok,卻「撳」不停中國發展的步伐。中美關係並不是零和遊戲,唯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是面向未來的正確選擇。
美國的自卑和恐懼
雖然禁令生效,但TikTok在美國仍然前途未卜,特朗普表明上任後就會簽署行政命令,延緩TikTok禁令的生效期限,也許是為了應付美國社會對於禁令的群情洶湧,又或者從過去幾日大批「TikTok難民」轉戰小紅書一事中,發現了封殺TikTok並不同想像中有利可圖。
但不管暫緩禁令的實際原因為何,都不代表美國未來會停止用各種手段打壓中國。畢竟特朗普早前勝選後不久就揚言,對中國會在徵收高額關稅的前提下再加10%;而其公布的內閣人選,也有多名對華鷹派人物。未來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措施非但未必會減少,反有可能不斷增加。
美國為什麼要封殺TikTok?反華政客們給出的理由是,中國秘密利用TikTok收集情報,而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則會將位置信息等敏感個人資訊,透過「後門程式」傳送給中國政府,甚至中國還會利用TikTok干預美國內政。
但問題是,TikTok的用戶數據全保存在美國和新加坡的伺服器,從未儲存在中國,中國員工亦根本無法訪問非中國用戶的數據。TikTok的審查機制,亦與中國版的抖音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美國政客所謂TikTok「收集過多用戶數據」,但據澳洲網絡研究公司的調查,TikTok收集的用戶數據,與美國其他流行的社交平台基本上完全一致。
TikTok在美國擁有約1.7億用戶,亦為眾多網絡內容創作者提供了巨大的創意和商業平台。去年12月一份法庭文件透露,美國如果封禁TikTok,將令其本地小型企業和創作者在一個月內損失高達13億美元收益。
回溯最初,美國政府針對TikTok的禁令,還是由特朗普在其上屆總統任期中提出,但當時美國法院裁定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越權,必須另外通過法律途徑封禁TikTok,到後來總統之位易手,拜登政府簽署通過「不賣就禁」禁令。到現在,特朗普反而變成了「TikTok救星」,轉過頭來想用行政命令推翻這條經國會、最高法院通過的法律,不能不謂諷刺,也不得不說是美國行政混亂的一種體現。
其實在去年總統競選期間,拜登和特朗普先後開設了TikTok賬號拉票,就已經說明了美國政府之前針對TikTok的各種指控,全都是子虛烏有的抹黑。又或者可以說,其實連特朗普、拜登以及其他一眾反華政客,都根本不相信自己提出的陰謀論。他們想要的,不過是一個攻擊、詆毀中國的藉口,再借此將TikTok這個新興的大流量平台據為己有。
美國封禁TikTok,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發展的焦慮。反華政客對「中國威脅論」的渲染幾乎已到了歇斯底里,更間接說明了美國對自身制度的不自信。因此當反華政客發現TikTok成為中美深化交流的新渠道時,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鼓勵或歡迎,而是陷入美國霸權不保的焦慮,甚至抗拒讓美國人民知悉中國的真實一面。但即便企圖透過封殺TikTok這種霸凌行徑來發洩,美國也不可能因而回復自信,或重新變得強大。
遏華策略不會得逞
事實證明,就算美國禁得了TikTok,也阻擋不了中國崛起的步伐。過去數年美國從貿易、科技、政治對中國實行全方面打壓,但結果有沒有收到絲毫效果?據去年4月媒體報道,「中國製造2025」涵蓋10個關鍵領域超過200個目標中,當時已經實現了超過86%。在信息技術領域,中國5G技術在國內外仍得到廣泛應用,高端晶片製造亦取得長足發展;同時,中國也擁有全球上最多的智能工廠和自動化終端,中國造船廠生產能力超過美國200多倍;在航天領域上,中國國產C919大飛機開始服役,打破了歐美壟斷,也實現了航天領域幾乎所有目標,包括火星登陸探索、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空間站、登陸月球背面等;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中國電動車從價格到技術都領先說競爭對手,推動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在歷史洪流面前,阻擋是不可能成功的。「東升西降」就是時代大勢,就是歷史洪流。美國不可能遏制得了中國發展,也阻止不了中美民眾之間深化交流。中美關係的正路唯有合作一途。過去幾天小紅書上中美網友求同存異,美美與共,正是兩地人民對中美關係的期盼,也應該成為未來國際交流合作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