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學者論衡/主動作為,抓住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機遇\李 環

港澳的發展向來與國家緊密相關。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的每一輪改革、每一次開放都令港澳地區直接或間接受益。

去年7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並在「優化區域開放布局」中專門提及香港、澳門的優勢和發揮作用的空間。及至12月,澳門迎來回歸25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重要講話中,對澳門提出「四點希望」,包括着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着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着力維護社會祥和穩定。

這「四點希望」有「再次強調」,也有「首次提到」。例如首次提到「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這一期許,實際上不僅針對澳門,也針對香港。兩個特別行政區的情況雖然千差萬別,但都是新時期中國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

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

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首先是國家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需求。當前,國家正致力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這是根據中國國情作出的決策,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規模巨大、各地發展存在一定不均衡的國家建設現代化,既沒有既定路徑可循,也難以借鑒西方國家完成原始積累的經驗,只能靠實事求是,在改革開放中摸索。

當代中國能取得這樣的發展成績,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可以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重要舉措,是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並對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作出系統部署。去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今年的經濟工作重點任務,同樣特別強調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要以改革促開放、促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平台的橋樑、示範作用,香港和澳門就此有了發揮作用的空間。

實行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也是中央對國際形勢研判後作出的重要決策。當今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加速演進,大國博弈日益激烈,中國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仍強調對外開放,且更注重制度型開放,「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的開放,不僅是對抗逆全球化思潮的具體行動,也是尋求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現實需求,更是中國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對自身發展的制度、道路更加自信的表現。

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

港澳有能力成為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港澳的自由港優勢使其成為中國最為開放的兩個城市。資金、人才、商品、信息等的自由流動給城市帶來充沛活力,也恰是「一國兩制」優越性的具體體現。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政府之所以提出「一國兩制」,就是堅信這不僅不會損害內地社會主義建設,反而會有助於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實踐證明,香港、澳門在國家發展的各個時期都起到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時期新征程上,香港和澳門要主動作為,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的同時,不斷拓展與更多國際夥伴的合作,提升國際競爭力,吸引更多國際優質人才,為港澳所用,也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當前,香港經濟正逐步復甦,雖然內外壓力仍然存在,尤其是大國博弈波及香港的陰影仍在,但香港法律制度穩健,金融體系運作順暢,且財政赤字有望收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穩固。澳門新一屆特區政府已開始密鑼緊鼓運作,在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提升特區政府治理效能過程中,保持開放的態度,勇於改革創新尤為重要。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港澳只有主動作為,才能在新一輪對外開放中找到機遇,更好提升自身,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