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新聞透視/中東經濟轉型 中資獲主權基金青睞

  圖:中東主權基金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希望促進當地產業升級與長期發展。

全球經濟格局正在重塑,中東資本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進軍亞洲市場。據阿拉伯傳媒2024年10月披露,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的投資者,在過去一年投入中國的資金達到95億美元(約737.54億港元)。市場人士透露,中東主權基金不僅關注投資回報,更積極尋找能夠促進中東地區產業升級與長期發展的合作夥伴。香港是全球資本流動的核心樞紐,更是內地與國際的「超級聯繫人」,正迎接這場機遇與挑戰並存的考驗。\大公報記者 蔣夢宇

早前,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隨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訪沙特。黃克強告訴《大公報》記者,沙特對新材料及建築技術等領域的創新科技充滿興趣。他觀察到,沙特到處都在進行建造,但勞動力短缺,因此建築技術領域具有很大機會。他補充稱,沙特人口結構年輕,是2034年足球世界盃主辦國,在生物科技領域及運動相關領域都具備潛力。

AI投資及新能源需求旺

關於投資偏好,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中東市場非常重視人工智能(AI)等領域的投資需求。她援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的數據指出,過去十年,全球AI相關專利約有七成來自中國。因此,中東及中國「雙向奔赴」,供需匹配,是雙方合作的基礎。她相信,隨着中東地區尋求經濟多元化,中國新能源企業或迎來機會。

近年,市場一直將中東視作中國光伏產業新一輪海外產能擴張的希望,但合作並非一帆風順。華潤資本管理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張宗指出,中國及中東的產業契合度,仍需要一段長時間磨合。因為中東現時不僅關注投資回報,更看重企業能否為當地帶來價值,例如為創造就業機會或促進當地經濟多元化建設。他直言,這是合作中繞不開的問題。此外,他強調,成功的投資不僅是完成交易,更在於如何管理投後資源,以確保項目能夠「幫忙不添亂」。

2024年,光伏硅片企業TCL中環為兩方合作提供成功案例,A股公司TCL中環(002129)與PIF、沙特能源設備公司Vision Industries共同投資成立合資公司,推進太陽能光伏晶體晶片在沙特的本土化生產,獲得總投資金額約20.8億美元(約161.5億港元)。

另一方面,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全球資本融資部總經理徐治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中方與中東地區在基建項目有合作機會,但受限多種因素,包括僱用本地員工的比例,及氣候導致的有限工作時間等,做項目的預算方式模型會與在東南亞及中國不同。

港橋樑功能大有作為

對於香港在其中的角色,范婉兒表示,香港一直是內地與國際的「超級聯繫人」,當雙方合作意願強烈時,香港能夠在其中提供相應服務。她續稱,香港的匯率穩定性及稅務安排,對中東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同時,香港的基金管理人能夠有效結合國內市場洞察與國際標準,是中東資本通向亞洲的理想橋樑。

特區政府亦持續發力,積極推動中東資金與本地市場的對接。港交所(00388)現時已將沙特證交所、阿布扎比證券交易所及迪拜金融市場納入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進一步便利中東企業在港的融資活動。憑藉政策、區位及創科等多重優勢,相信港企能夠乘着這股東風,未來與中東的合作「水到渠成」,共創地區經濟的新增長點。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