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教育強國建設/內地中小學生 每天需要運動2小時

  圖:《綱要》提出,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圖為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學生在打籃球。\新華社

隨着「小胖墩」「小眼鏡」的增多,青少年體質問題引發社會關注,曾被認為是「副科」的體育課越來越被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

對此,多位家長、學生在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樂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落實,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推動下,這一政策定能得到有效實施,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大公報記者 江鑫嫻北京報道

今次發布的《綱要》再次明確要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提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加快補齊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短板。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加強校園足球建設,有效控制近視率、肥胖率。推進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實施勞動習慣養成計劃,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解決複雜問題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監測預警系統,分學段完善服務工作機制。加強憲法法治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國防教育。深入實施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

讓孩子多見陽光 在陽光下多奔跑

「要讓孩子動起來、跑起來、活動起來,特別是讓孩子多見陽光,在陽光下多奔跑、多運動、多呼吸新鮮空氣,讓他們身上有汗、眼裏有光。通過種種努力,着力破解『小眼鏡』『小胖墩』等問題,讓學生更加健康陽光。」教育部副部長王嘉毅此前表示,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每天保證一節體育課,另外課後再鍛煉一個小時,保證每天兩個小時,全面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據了解,在全國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鍛煉時間達1小時的基礎上,2024年,北京、天津、遼寧等多地已開始推行課間從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每天一節體育課,加上課間休息以及上、下午各一次30分鐘的大課間,我們每天在學校的運動時間超過了兩個小時。」北京海淀區的初一學生劉同學告訴記者,運動是學習的調味劑,使人身心得到放鬆。「我感到EMO時,出去跑兩圈,或者跳個操就能恢復。」

家長:增強孩子體質 提高學習效率

「我非常支持這個政策,孩子現在每天學習壓力很大,很少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增加活動時間,不僅能增強孩子的體質,還能讓他們在學習之餘得到放鬆,提高學習效率。」北京的中學生家長陸女士告訴記者,在家長看來,身心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為了讓孩子們在寒假中能夠擁有健康的體魄,我們學校還組織同學每天打卡假期長跑活動,提倡親子一起鍛煉,這對家長而言也是一個健康動力。」

然而,也有部分家長表達了對政策落實的擔憂。他們擔心學校在執行過程中會出現體育課被文化課佔用的現象,或遇到如師資不足、場地有限等困難,導致政策難以得到有效實施。江蘇的中學生劉女士表示,希望政策得到切實落實,同時學校能提供多樣化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在運動中找到樂趣。

據了解,目前內地的很多學校都在通過科學設計體育課程,不斷豐富體育課和體育活動內容,不僅將足球、武術、籃球等傳統項目納入課程體系,還增加了花樣跳繩、飛盤、軟壘球、動感體操等新興項目,激發學生運動熱情。此外,不少地區致力打造「智慧操場」「AI課堂」等信息化體育課堂,建設數字體育教室,引入智能健身器材,借助智能測評和體感交互模式,提供數字與教學融合的趣味性運動場景、智能化訓練指導和交互式測評反饋,推動體育教學創新發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