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裏,鋪天蓋地都是年會的消息,在內地工作的友人們,紛紛在春節前發布與年會相關的朋友圈。團隊往往一身正裝,在富麗堂皇的年會場地照下一張集體合影,告別過往一年的奮鬥,也為新一年的開端做個鋪墊。不少企業也會在年會上設置各種抽獎環節,甚至將發放年終獎金的環節與年會掛鈎。
在參加年會準備材料之餘,我也日漸對這個職場「必需品」的歷史沿革有了興趣。在香港本地企業,年會往往與「春茗」這個文雅的字眼掛鈎,不少本地企業不設置年會,只在逢年過節時團聚一餐,謂之春茗。也有不少企業會在年會之後將員工齊聚一堂,共話新春,亦謂之春茗。這兩者或許還有些差異,前者聚餐之餘同樣隱含了工作,話語之間或許都意有所指。而後者則在會議之後集體聚餐,更多的是拋開工作,共話新春。
其實年會,又或者說春茗,甚至是閩台地區的「尾禡」,都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春茗脫胎於「春酒」,最早的文字記錄起源於《詩經·豳風·七月》中的「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而尾禡則由牙祭引申而來,為古代出兵時祭拜軍旗的儀式。
對於現代企業特別是在企業工作的「大廠打工人」來說,一年到頭,終歸要對全年的工作做個回顧,有所了結,方能更好地開展下一年的征程。一杯清茶,一份祝福,一次春茗,或許可以是一年到頭不錯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