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漫長·如此濃郁──黃永玉新作展」日前在成都市美術館開幕。黃永玉90歲之後創作的217件/組首次來蓉的新作、超2000平方米展陳空間,為觀眾呈現其濃郁而熱烈的藝術生命力和詼諧樂觀的人生態度。\大公報記者 向芸
今次展覽由成都市美術館、北京畫院聯合主辦,是新作展巡展的第三站,也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一站,持續至4月6日。黃永玉之子黃黑蠻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新作展的各館巡展已安排到後年,也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到香港展出。
冀未來赴港巡展
展覽的主題「如此漫長,如此濃郁」出自黃永玉1979年12月寫下的文章《太陽下的風景──沈從文與我》,後面還有一句「那麼色彩斑斕」。而以「新作」作為展覽的基調,是因為黃永玉曾說不喜歡做回顧展,要做一個新作展,他生前便在謀劃籌辦自己的百歲畫展,並專門精心創作了眾多新作。
事實上,90歲後的黃永玉依然對身邊的一切保持好奇心與新鮮感,細心觀察並敏銳捕捉生活中的新事物。黃黑蠻告訴記者,父親一直在不停工作,「他說一個藝術家要有創造力,只是重複自己多沒意思。所以他一直到處走、不停畫,到意大利在街邊支起畫架畫,到德國爬山一邊走一邊畫,永遠保持着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因此,展覽中的作品儘管創作時間跨度不大,但是數量眾多、類型豐富,涵蓋古裝人物、現代都市、花卉、生肖等各種題材,展現了黃永玉90歲後的創作思考和藝術追求。據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透露,雖然此次展出了大體量的作品,但也僅是黃永玉近十年新作的一部分,很多作品都是三選一、五選一選出來的。
「六幕時間的劇」串聯作品
走進展廳,觀眾恍如進入了成都市美術館策展團隊為黃永玉「營造」的劇場。整個展覽用幕布和窗口兩個元素來串聯,比如展廳入口處以各地各式各樣的窗戶象徵性地概括黃永玉一生的不同經歷,窗戶後的照片則是他童年就讀過的湘西古春書屋的窗景和在香港居住時候的窗景。
策展人曹箏琪娜表示,策展團隊在結構和形式上引入「劇幕」的概念,以「六幕時間的劇」為策展理念,圍繞時間概念和不同主題,串聯起黃永玉的「新作」。
「第一幕:新上任的老人」中,既有黃永玉回顧過往人生的作品,也有步入老年後闊達的人生觀。「行囊」是其中的重要意象,是次展出的《行囊》和《從閩南出發》,分別是黃永玉十幾歲時背着行囊的樣子和對行囊的特寫,旁邊實物則展示了行囊裏的東西──高爾基、魯迅、沈從文的書以及四塊木板、一盒木刻刀。
而黃永玉在不同時期因展覽、節慶、慶生所畫的邀請卡插圖和部分邀請卡實物,則很是有趣。「我九十八了,活該請您來萬荷堂喝一杯」……親切的語言、詼諧的畫面,讓觀眾不禁會心一笑。
「第二幕:看山還是山」的主題出自禪宗的人生觀,聚焦於黃永玉如何看待藝術、文化、歷史以及社會等。其中的《看山》這一作品,黃永玉前後畫了五張,每畫一張都去解決不同的繪畫難題,不斷琢磨山的構圖、人物的布局、色彩的搭配等,最後他還是覺得第一張最好,並選入了新作展。
十二生肖「大集合」
「第三幕:筆尖的快與慢」主要呈現了黃永玉對於繪畫創作的體悟。
作為黃永玉晚年尺幅最大的作品之一,是次展出的《煞風景》代表了他創作中慢的一面。黃黑蠻告訴記者,因為疫情影響,這幅約4米高的作品,父親前後畫了兩年,細節非常多,「風來了,樹隨着風走,在山林裏聚會的一群人也被大風吹得人仰馬翻,很有動感。」畫作旁邊的視頻記錄了黃永玉創作此畫的過程。
「第四幕:時間是那麼地飛快流逝」是生肖主題作品的「大集合」。十二生肖月曆圖、十二生肖雕塑、《十二生肖外篇》以及四季圖等通過年歲更替、四季輪轉、萬物生長的主題,呈現着黃永玉對於時間流逝的觀察和體悟。首次在巡展中全部亮相的十二生肖雕塑,體現了鮮明的「黃氏風格」──以誇張化、幾何化的造型風格,塑造不同動物的形象特徵和各具特色的神態。
「第五幕:這些憂鬱的碎屑」集中呈現了黃永玉對於過往和日常的記錄。在文學、雕塑、木刻、繪畫之外,黃永玉還涉足過建築,他晚年居住的萬荷堂,大到建築布局、小到屋內飾品,都由他親手打造。
策展團隊在「終幕:今夜」中,呈現了黃永玉內心深處最為難忘、柔情和浪漫的記憶和時刻,以及晚年關於「愛,憐憫,感恩」的人生觀。
在人生最後一個元旦節所創作的作品《今夜》中,黃永玉描繪了元旦之夜的藍色天幕下,萬家燈火、煙火漫天的美好場景。他還在這幅作品的題跋書法中寫下祝福:「願上天給人間每個人都有美好的今夜,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十年如此,百年如此。」
展訊
「如此漫長·如此濃郁黃永玉新作展」
日期:即日起至4月6日
地點:成都市美術館A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