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長23公里的北都公路貫穿北部都會區內多個發展區,落成後將大幅提升新界北部的道路網。在特區政府努力之下,北都公路的建設成為提速、提效、提質的又一個示範。
特區政府優先推展北都公路新田段,通過精簡程序,將環境評估由過往的24個月減至15個月,縮短了9個月。加上部分工程同時進行,令新田段的規劃工作需時由原本38個月,縮減至25個月。
政府建議在道路勘查研究階段引入無人機等科技,減少了顧問合約回標價,加上將部分隧道路段改為道路或高架橋,全條道路的勘查工作一併進行,有關預算由原先估計的11.3億元減至6.8億元,下調幅度多達四成。
精簡程序和引入新科技,是提升建設效率、展現香港速度的重要途徑。但香港不能因此而停步,正如有立法會議員指出,鄰近新田的河套區規劃至2035年,北都公路新田段最快要到2036年才能通車,明顯滯後。其實,一條並不算很長的北都公路,需要10年以上的建設時間,這不僅與公眾的期望有一定落差,相比大灣區內地城市基建高效率,可以說相形見絀。
北都是香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建設計劃,關乎香港的未來,香港將因此形成「南金融」「北創科」、雙輪驅動的發展新格局,困擾香港已久的房屋、教育等老大難問題有望得到緩解。社會各界殷切期待加快北都建設進度,早日發揮效益,相信特區政府早已聆聽到民意的呼喚。
一年之際在於春。近來內地各地方紛紛召開「兩會」,提出新發展規劃。廣東省亦在蛇年新春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公布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發展規劃,包括以年度1萬億元的投資規模,建設1500個大型建設項目,打造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兩大支柱產業。
內地高質量發展呈現千帆並舉的局面,為香港帶來莫大鼓舞和支持,同時也是鞭策和激勵。香港有必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深挖潛力,積極有為,展現新擔當、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