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黛西札記/「魔童」闖世界\李 夢

  圖: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劇照。

賀歲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春節假期上映至今,熱度不減。登陸院線不足一個月,全球票房已突破一百二十三億人民幣,打破多項華語影史紀錄,成為中國首部躋身全球票房前十的動畫電影,儼然國產電影之光。

電影在內地和北美地區熱映,坊間圍繞哪吒和封神演義等古代神話傳奇的討論亦熱烈,不僅帶火了相關書籍和繪本等,以哪吒、龍王三太子敖丙、太乙真人甚至守衛陳塘關的兩隻結界獸等為原型的衍生文創產品更是持續熱銷。電影主創團隊與泡泡瑪特合作的「天生羈絆」系列聯乘盲盒,線上線下均熱賣斷貨,在其官方小程序上,預售期甚至已經排到今年六月底。而圍繞電影角色開發的冰箱貼、毛絨公仔、徽章甚至黃金首飾等,均備受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喜愛。如是熱鬧場景,依稀讓我想到自己和身邊同學讀書時喜歡的哈利波特和漫威動畫等歐美大片。可見好的創意IP帶來的巨大影響和消費潛力,從來無分國界。

哪吒系列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導演餃子和主創團隊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和毅力,同樣離不開內地文旅網紅城市成都對於影視傳媒、動漫以及數字文創等產業的扶持。該片主創團隊可可豆動畫以及參與特效製作的墨境天合等公司,均位於成都高新區,而電影中太乙真人讓人捧腹的「四川普通話」、陳塘關百姓的蓋碗茶,還有參考三星堆青銅人面像打造的兩隻結界獸角色,更具鮮明的四川在地特色。隨着電影的熱播與文創的熱賣,相信對於成都和蜀地文旅的宣介,必定助力不小。

成都這座城市倚靠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並能與時俱進在電競、動漫和科幻等領域不斷創新,其轉型經驗值得香港借鑒。特區政府如今大力發展文旅,借助硬件(如啟德體育園的啟用)和軟件(如熊貓經濟、盛事經濟等)雙重助力,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國際創科中心等,初衷是好,惟更需要各界齊心,尤其是對於青年人才的培育和發掘。參照四川為例,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於找到自身的優勢和獨特定位,若能在深挖香港在地特色歷史文化資源上更多着墨,在傳統文化藝術和當代科技新潮的融合上更多創舉,在不遠的將來,香港或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系列熱門IP,像魔童哪吒一樣勇闖世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