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雜果賓治/吃喝是一種儀式感\羽 羊

雖然香港是美食之都,幾乎什麼地方的菜式佳餚都吃得到,但人在外地,吃到當地特產食材,還是最好不過。最近多得當地朋友介紹,在台北首次吃水蓮(龍骨瓣莕菜)。

那天侍應把一道炒水蓮端上桌,碟裏繞着一根根不粗不幼的草繩,最初以為是菜苗還是什麼,夾進口中咀嚼一番,卻沒嘗到那種草腥味,反而帶點清甜味,而且更爽脆更厚實,愈吃愈滋味。後來才知道水蓮是台灣特有種,近年已成常見的台式熱炒菜式。所謂食過返尋味,隔天走進一家火鍋店,看到蔬菜類有水蓮可選,立即拿走一碟,另有一番滋味。

除了吃,還有喝。說回那天跟台灣朋友吃飯,他從雪櫃裏隨手拿出一瓶「18天台灣生啤酒」,倒成小杯分給我們。起初沒有為意,還以為是普通台啤,拍照後於社交平台發動態,有朋友不知就裏,連忙問我在香港哪處喝到「18天」,又說自己每次來台必喝。

「18天」全程以攝氏零度至七度冷藏保鮮,保留最多啤酒營養及麥香風味,賞味期僅十八天,難怪在當地以外的地方難得一見,真是一期一會。

而在香港很少喝的手搖茶,我在回港前一晚,還是忍不住要喝一杯。隨便選一家落戶大型商場美食廣場的小店,感覺不是什麼名店,那杯茶飲也是普普通通,果肉少得可憐,但喝的大概就是一種儀式感。

回到香港,第一餐吃的,是港式茶記,點常餐,吃餐蛋麵喝凍檸茶。那是另一種儀式感。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