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竹門日語/感 冒\簡嘉明

早前受腰傷困擾,由於椎間盤突出,壓着神經,劇痛不已,還作了動手術的準備。怎料腰傷突然於某天開始減輕,數天內竟然痊癒,不單不用冒手術之險,更連物理治療也不需,就可如常行走自如。然而筆者的開心只維持了一夜,翌日早上就開始口乾舌燥,既打嚏涕又有咳嗽,自知定是患了感冒,又再生病,隨即服用家中成藥,意圖遏止病徵。

感冒這回事,對一般人而言,可以說是小病的統稱。人們習慣了無論傷風、咳嗽、頭痛、發燒、喉嚨發炎,都歸類為感冒。這二字聽得多了,大家漸漸放下戒心,以為是不致影響生命安危的小事,只要自行服用針對感冒推出的成藥或涼茶,再睡一覺就會沒事。不過,近年感冒好像比以前需要較長時間康復,更有朋友因為感冒以致出現身體其他炎症而要住院,可見大家從前看作「小病是福」的情況,再不是只喝水和睡覺就可沒事。

筆者就是一例,慣了服食成藥,但對這次感冒卻沒任何幫助。過了兩天,喉嚨痛得厲害,又咳到難以入眠,才決定去看醫生。由於服用成藥數天仍沒好轉,故此醫生隨即建議使用抗生素。病至全身乏力的我,為了盡快將頭上那片感冒烏雲驅散,當然不會反對。可是吃完整個療程,還是不覺好轉,於是又打算自行買點成藥服用,待病情進入尾聲。直至咳得越來越厲害,渾身不對勁,才認真地去找醫生覆診。

醫生告訴我,原來第一次服用的藥物可能針對不了所有影響我的細菌,也有可能是我體內出現抗藥性,所以要轉用另一種抗生素。覆診和服用新一個療程的藥後,果然精神許多。想到自己為這次生病購買成藥的花費也要數百元,不單沒用,還令自己被病魔多折騰好一段日子,所以日後生病,還是及早看醫生對症下藥,不要再延緩治療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