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普通讀者/引人入勝的開頭\米 哈

英國小說家兼文學批評家大衛·洛吉(David Lodge)寫下了一本舉足輕重的寫作課教材《小說的五十堂課》,而此書的開始是以「開始」作為開始的。

洛吉寫道:「小說的開頭必須如常言道:要能『引人入勝』」。剛開始時,我們尚未熟悉作者的習慣,總是緩慢又略帶遲疑地閱讀。

「大部分讀者在退回門檻外之前,至少會給作者幾頁的機會。」但,洛吉補充說,真正好的小說的「第一個句子都會讓我們立刻『上鈎』。」

寫出令人上鈎的開頭,有不少好的方法。場景、人物、哲思、懸念,甚至是一個故事套着另一個故事(frame-story),都可以。只要寫得好,就可以。

以場景作開頭,可以讓讀者立刻置身其中。舉例,「一道鋒利的晨光透過半掩的窗簾射進來,空氣中飄着酒醉與未乾的墨水味,遠方的鐘樓敲了三聲……」,如此,故事便在這光影、氣息與聲響之間悄然展開。

或許,我們也可以學習大師們的寫法,直接開門見山。「叫我以實馬利……」《白鯨記》的開頭如是寫道。這句話,不只是一個自稱,它是一種邀請,邀請讀者花時間聆聽「我」的故事。

以引人注目的自我介紹作開頭,不能多用。反而,懸疑與危機,可能是最能抓住讀者注意力的常用手法。想像一下,一個人剛踏進陌生的城鎮,還沒來得及放下行李,就發現自己被人盯上。這樣的開頭,不禁令讀者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當然,有些傑出的作者也可以用一句玄妙的哲理來開頭,令讀者立即沉浸在思索之中。譬如《傳信人》的第一句:「過去即是異邦:在那兒,他們行事的方式不一樣。」短短一句話,分量十足。但,如果你能夠想到的哲理句子,只是如「一寸光陰一寸金」之流,那請千萬不要亂拋書包自暴其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