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經濟觀察家/供給新論/民營經濟定位提升至新高度\滕 泰

  圖: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創新的主要來源,華為、比亞迪、大疆、深度求索等民營創新公司的成果,增強了中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底氣。圖為深圳華為專門店內,市民選購心儀的手機。

時隔七年再度召開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不僅彰顯了中央政府對民營經濟一以貫之的重視與支持,而且對民營經濟的定位提升到新的高度,為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構築起制度保障。

當前中國經濟復甦既面臨着人工智能時代的重要歷史機遇,也面臨着經濟轉型的種種挑戰,新時期經濟復甦呼喚新一輪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熱潮。

這次民營企業座談會,總書記、總理、政協主席等多位政治局常委出席,以高規格形式充分彰顯了中央政府對民營經濟一以貫之的重視與支持。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歷程,在民營經濟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中,面對每一次錯誤思潮的干擾,中央政府都堅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了越來越廣闊的發展環境。從鄧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談話,提出「三個有利於」的標準,解決了姓「社」姓「資」的爭論,全面推動民營經濟大發展;到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江澤民同志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擴大了黨的執政基礎,也夯實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政治基礎;再到十六大報告提出「兩個毫不動搖」,並在後續歷屆黨代會報告中被反覆強調,並不斷豐富內涵,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原則。

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本次參會企業代表聚焦科技創新與消費領域,既體現了國家長期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決心,更凸顯出在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民企引領創新、促進內需的戰略考量。參會民營企業家既有來自信息產業、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等領域的代表,也有來自農牧和消費品行業的企業家,體現出創新引領和「大力提振消費」的政策傾向。同時,DeepSeek(深度求索)創始人梁文鋒、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馬雲、馬化騰、王興等創新企業和新經濟企業的代表參會,更讓海內外紛紛解讀其中微妙而明確的積極政策信號。

總書記在講話中系統梳理了民營經濟對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貢獻,首次將民營企業地位提升至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高度,深刻闡明民營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內在邏輯關係。人們通常用「56789」來概括民營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實際上,浙江、廣東、福建等經濟發達省份的民營經濟GDP佔比已經接近70%,稅收貢獻超過70%。民營經濟還提供了9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成為居民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以豐富海量的商品和服務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和重要性還在上升。

同時,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創新的主要來源,華為、比亞迪、大疆、深度求索等民營創新公司的成果增強了中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底氣。民營企業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全方位參與和推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立和發展。無論是商品市場、資本市場、要素市場,還是人才市場、技術市場,都是在民營經濟的參與、推動下建設起來的。會議首次將民營經濟發展提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這樣的高度,充分證明只要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不改變,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就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長期必然目標;只有堅定不移地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才能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構築權益保障新標準

座談會講話在客觀分析當前經濟機遇與挑戰的同時,特別強調落實要素平等使用、規範涉企執法、整治「四亂」現象等關鍵舉措,為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構築起制度保障。

當前,民營企業在獲取生產要素時遭遇所有制歧視的現象仍然存在,亂檢查、亂罰款、「遠洋捕撈」等趨利性執法,仍然在損害着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這些問題導致民營企業整體的投資信心仍然偏弱,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兩年負增長。同時,大量傳統企業面臨需求不足、轉型緩慢的困難,而創新企業也要警惕「表面繁榮掩蓋內功不足」的風險。化解這些難題,既需要民營企業自強不息,還需要更加友好和支持性的政策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例如,在即將二審的《民營經濟促進法》中,應規定異地執法獲得的罰沒收入全部上繳中央財政,徹底杜絕趨利性執法的動機;還要加大執法監督、行政監督、輿論監督和投訴處理的力度,消除利用權力從民營企業牟利,甚至通過刁難民營企業來顯示權力存在感的現象;同時還應當改進政府考核機制、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杜絕政策執行中「一刀切」、寧嚴勿寬,甚至層層加碼的現象。

在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方面,由於民營企業「天然弱勢」的競爭地位,簡單強調「一碗水端平」難以保證競爭中性,需要強力糾偏,才能為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創造真正公平的競爭環境。例如,可以考慮在充分評估風險的情況下,為民企提供確定份額的信貸資源、土地資源,適當降低民企和中小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等,提升民企要素的可得性,降低民企要素成本負擔。

創新發展進入新熱潮

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界人士的呼籲和推動下,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輿論環境已經有了明顯好轉,客觀認識民營經濟貢獻,尊重企業家創業創新活動的氛圍正在形成。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新技術催生下,杭州「六小龍」等創新民營企業呈現井噴式爆發,民營企業迎來新發展熱潮的苗頭若隱若現。

民營企業普遍希望能夠將這次座談會的政策信號和成果,完整內化在各項政策和工作中,切實體現在執法實踐中,尤其期待在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這些既立足當前又着眼長遠的部署,既回應了市場主體的現實關切,又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制度性動力,必將有效提振發展信心,助力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不斷鞏固。

當前,中國經濟復甦既面臨着人工智能時代的重要歷史機遇,也面臨着經濟轉型的種種挑戰。改革開放以來的若干次經濟周期性波動都表明,民營企業家潮起潮落影響經濟周期,每當民營企業家集中湧現,出現創新創業高潮的時候,很快就會出現中國經濟繁榮的上升周期。

如果各級政府能夠將會議精神貫穿在今後民營經濟相關工作當中,借鑒杭州、成都等地的經驗,為民營企業打造「不叫不到、隨叫隨到」的創業服務和「我管陽光雨露,你管茁壯成長」的孵化生態,就一定能夠催生更多的「創業小龍」,助力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加快復甦繁榮的步伐。

(作者為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