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支持成立本港第三間醫學院,現時科大、理大、浸大三間大學都已表明有意申辦。三間大學各有特色,亦各有優勢,也積極進行籌備工作,最終誰能「雀屏中選」,要由專家來作出決定。筆者認為,新醫學院要有新思維、新方法。舉例而言,科大日前宣布與英美兩間頂尖醫學院合作制定發展藍圖,就予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再結合科大自身在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上的成果,相信對於提升香港醫學教育、推動香港打造國際醫療創新樞紐,能夠注入更強動能。
新醫學院應錯位發展
香港醫療系統長期面對人手不足的問題,再加上本港人口老化越趨嚴重,興建新一間醫學院,一方面是為了解決長遠民生問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應對國際科研激烈的競爭,爭取頂尖醫學、生命科技等人才來港的必要之舉。而即使撇除港大、中大兩間既有的醫學院,香港其餘多間大學一直以來都在醫藥、護理、生命科技等範疇有不少卓越成果。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早前亦表示,第三間醫學院需要有創新思維,要與現有兩間醫學院錯位發展。
現時有意申辦醫學院的科大、理大、浸大,在不同方面都各有所長。例如理大,雖然在某些國際排名中與科大有一定差距,但勝在開辦護理學、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基礎醫療課程有多年經驗,水平突出。又如浸大,擁有中醫教學的深厚根底,可兼具中西醫合作優勢,又獲國際醫學名家加入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
應當說,上述兩間大學都極具競爭力,但筆者認為科大的條件更為突出。例如,本身在基礎科研方面享譽國際,不僅參與了多個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而且在人工智能、生物醫學、健康科學等創新科研領域,也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可以說,科研基礎最為穩固。
日前,科大宣布獲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支持,共同籌辦第三間醫學院。倫敦帝國學院醫學院一直位居世界前十名,長期以來在英國、新加坡等地已有成功籌建醫學院的經驗,將向科大提供專業意見,協助制定第三間醫學院的發展藍圖,以及草擬全面規劃方案,涵蓋基礎設施需求、課程開發、人才招聘等多個領域;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更是美國一級醫學研究機構,將為科大學生提供臨床課程和實習機會,並為駐院醫生及專科醫生提供培訓課程。
據報道稱,科大還將與內地的一流醫學機構合作,可以全面發揮「內聯外通」的學術優勢,對於香港中西交匯的社會環境,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病患者,都會有明顯的優勢。可以期望第三間醫學院將是一間更強調國際交流和尖端技術的醫學院。
助力打造國際人才集聚高地
也就是說,如果由科大主辦新醫學院,這將是一間不同於港大、中大的傳統醫學院,而是既有一流的科研能力、有與世界頂尖院校合作的平台,也可以有當今世界極少院校具備的「人工智能+醫學教研」能力的新醫學院。
對於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國際教育樞紐、國際人才集聚高地,第三間醫學院的建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香港在醫學研究方面的成果一直享譽全球,新醫學院可望培育更多本地人才、吸引外來高端人才,令香港的醫學水平更上層樓,亦能強化香港的創科競爭力。
據現有報道所指,政府仍要求各間大學各自提交建議書。但每間大學在不同方面各有優勢,如果能有機結合這些優勢,第三間醫學院必能創造出更大的成果。事實上,有大學校長也坦言三間大學有討論過聯合辦學,無奈提交建議書時限太短,未足以商討詳細方案。其實醫學院聯合辦學也不是沒有例子,因此,此次一旦作出具體決定後,未獲選中的大學也可以繼續與選中大學展開合作,共同推動香港的醫學教育。
勇於改革、敢於破局、不斷創新,是香港得以不斷進步的關鍵。新醫學院本就是改革、破局與創新的其中一個象徵,因此更應用新思維、新方法去處理相關工作,讓新醫學院充分發揮其功能,最大化對香港社會帶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