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特稿/投入逾140億 部署全過程創新產業鏈

  圖:廣州今年將大力推動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國際化」轉型。\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廣州將今年GDP增速目標定為5%。廣州從「掉隊」到「翻盤」,也許就看今年表現。

對於正面臨產業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迫切需求的廣州來說,AI技術、機器人在製造、醫療、金融等領域已展現出巨大潛力。廣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廣州今年將推動998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815億元(人民幣,下同),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招引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後勁的重大項目。根據財政預算安排,廣州今年將投入逾140億元部署全過程創新產業鏈,打造AI和機器人產業,建設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實驗室,打造具身機器人首試應用環境。

「通過系統性布局,廣州有望實現從『應用追隨』到『源頭創新』、從『單點突破』到『生態引領』的歷史性跨越,為廣州注入智能基因。」廣州市人大代表、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李學鋒認為,廣州需立足「製造業立市」戰略根基,以「全要素重構、全鏈條賦能、全場景滲透」為主線,推動形成「AI原生型產業生態」。在人工智能賦能各行各業方面,特別是無人駕駛和機器人系統,廣州具備從教育、科研到應用場景的全方位優勢,必須牢牢把握,不容錯失。\大公報記者盧靜怡、黃寶儀、李紫妍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