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2》不僅成為全球電影史上現象級存在,也成為香港電影史的一個里程碑。《哪吒2》在香港、澳門正式上畫後,各區戲院再現人龍,入場者不分年齡,不少是一家老少齊捧場。《哪吒2》不負眾望,首日票房657萬港元,成為港澳電影史上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和內地電影開畫票房冠軍,至昨日中午票房已突破1000萬港元。
哪吒在明代小說《西遊記》中已出現。稍後的《封神演義》將哪吒描繪為手握乾坤圈、身披混天綾、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淘氣活潑又威風凜凜的英雄少年形象。此後,創作者們從中汲取養分,相繼打造了諸多哪吒經典銀幕形象,諸如《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哪吒傳奇》等等,成為幾代人的童年回憶。2019年《哪吒1》面世,以「煙熏妝」顛覆傳統形象,票房突破50億人民幣;蛇年賀歲《哪吒2》人設更為豐滿,經典台詞「若前方無路,便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便扭轉乾坤」,激發起公眾的強烈共鳴。
哪吒與香港也有不解之緣。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香港各地用不同方法抗疫。在深水埗,居民相信是因為妖魔鬼怪作祟而導致瘟疫出現,於是從惠陽迎請神通廣大的三太子(哪吒)來驅邪鎮妖。神奇的是,哪吒神像在香港出巡後,疫情便停止了,當地居民於1898年集資興建了三太子廟以作紀念,大門對聯「驅除癘疫何神也 功德生民則祀之」,表達了居民的感激之情。三太子廟於1985年及2006年重修,如今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香港境內廟宇無數,中外神祇眾多,三教九流皆有信眾,彰顯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獨特魅力,也是「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生動體現。從優秀中華文化中汲取靈感,再以現代視角重新演繹,可以賦予傳統以嶄新的生命。去年打破香港電影史票房紀錄的《破·地獄》,也是源自道教殯葬文化。有理由相信,香港繼續發揮創意,一定能再創東方荷里活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