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過去三年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每年均有支持房地產政策出台,由放寬按揭成數、降低首置印花稅、引入新投資移民計劃至全面撤辣。惟過去三年的提振樓市措施,未能扭轉樓價跌勢,三年樓價累跌24%。
今年雖有意見指財政預算案對樓市支援不足,恐令樓價繼續下調,但筆者認為,新財政預算案從供需雙軌穩樓市,以減供應、減印花稅來刺激樓市成交,屬救市的第一步,料有效激活物業交投。
有見商業樓面需求降低,今年特區政府將停推商業用地,亦將推遲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市中心商業用地的原址換地完成期限,相信有效穩定商業樓面的供應。而私人住宅單位在未來五年的平均每年落成量估計超過1.7萬個,較過去五年的平均數減少約8%。不論住宅及商業用地,特區政府亦有意減少供應,給予市場信心。
未來五年,8萬個私營住宅供應,當中65%來自北部都會區及東涌新市鎮,暗示市區供應將買少見少,該區物業價值更看高一線。
今次財政預算案亮點之一,是將100元從價印花稅由物業價值300萬元擴展至400萬元。以購入400萬元物業為例,買家原需繳付6萬元釐印費,新財政預算案下只需付100元釐印費,為買家於置業初步減少成本99%,相信此措施將刺激400萬元以下的上車盤成交,甚至居屋二手市場亦將受惠。筆者料3月份400萬元以下成交可按月增加逾兩倍。
400萬元以下物業成交增
樓價下跌,400萬元以下物業的成交明顯增加。2024年全港錄47497宗一、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當中400萬元或以下成交佔10505宗或22%,該類銀碼成交量按年升逾八成,兼創八年新高。去年一手市場錄1142宗樓價400萬元或以下買賣,較2023年578宗上升98%。相信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可先起動上車盤市場,繼而激活整體換樓活動。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亦提及,人才輸入計劃接獲43萬宗申請,當中到港的已達18萬人。近年受惠人才輸入,中價以至豪宅物業的成交量及租金皆見增長,財政司司長日前亦透露會推出一系列優化投資移民措施,相信將可為豪宅市場帶來新一輪支持。而寬減差餉,可減輕一眾業主的負擔之餘,亦可增加投資者的入市意欲。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從供應及需求雙方面着手,近日一手新盤亦大收旺場,小陽春已來臨。
(作者為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