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記者鄭文迪報道:政府致力發展低空經濟,日前公布「監管沙盒」38項首批試點項目名單,首階段試驗半年。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表示,政府對於無人機在市區應用,包括容許無人機飛越維港等,持開放態度;第二階段會擴大至試飛範圍,甚至可能試行載人,但考慮到效率,屆時試點較多在新界,例如北部都會區,以及離島。
載人試飛須先修例
38個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獲批,大部分航線圍繞科學園、數碼港、離島及馬鞍山等沿海地區。陳美寶昨日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表示,市區人口密集,要找到適合的起降點有限制,加上市區交通、物流配送已十分高效,要考慮如何最理想地發揮無人機的經濟價值,但當局會積極研究在市區設航線。
被問到會否設跨境航線或考慮在維港兩岸設航線,陳美寶稱,維港海面屬政府飛行服務隊的飛行範圍,亦有不少船泊行駛,要顧及安全,政府會採取開放態度,在兼顧實用及安全下,考慮可能性;跨境航線則要處理清關方面的問題,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曾與內地相關部作初步接觸交流,獲正面反應。
試驗項目暫未有載人項目,陳美寶表示,政府要先修訂附屬法例,容許載人試飛,故「載人項目未必好快開展」;當局未來亦會就可載人的超大型工具,修訂民航的法規框架,或設專屬法例處理。
至於政府是否有估算要興建多少航線及基站,才能夠推動無人機服務成為「經濟」,陳美寶表示,工作組正密鑼緊鼓作準備,將發布一份綱領藍圖,涵蓋試點項目實戰經驗、基礎設施及整體全盤規劃,作出頂層布局。她指出,時間就是金錢,無人機服務的時間效率對整個社會都有價值,亦可帶動科學研究及商機。
被問到若試點項目發生意外,責任誰屬?陳美寶表示,政府要求無人機作多重保障、技術要滿足嚴格要求,機內亦有一定安全措施,例如後備螺旋槳、定位系統等;政府亦已要求載重較多、超視距無人機等要購買保險,並與保險業作初步了解。至於試點項目是否可獲免責,她稱,要視乎每宗個案情況,考慮申請者是否有跟足安全承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