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末,參加朋友的小範圍婚禮,見到了一位過往只會在權威新聞媒體中才能看到的杏林泰斗。或許是這位老先生在我心中的影響力過大,又或許是鮮少見到如此級別的人物,以至於會面已經一周,記憶仍然深刻。
老先生的輝煌人生履歷已無需多談,不管是在二十年前,抑或是前段時間的疫情中,老先生都是當時的「定海神針」,他的淡定自若與無私奉獻,被大家所銘記。
回到婚禮那天,時間已然接近晚上七時,老先生卻仍然未曾露面,正當我心中閃現一絲不安時,老先生的步伐聲從走廊邊飄來。他與夫人一同出現,步伐雖然有點蹣跚,卻仍然矯健,身形也不似九旬老人,襯衫下面仍然能看出肌肉的輪廓。
婚禮的流程十分順暢,新人父母講話後,就請上這位老先生為新人獻上祝福。令人驚嘆的莫過於老先生的腦筋轉動之快,他的講話完全沒有備稿,而是順着婚禮流程中的每個人發言一一點評,得體而不失幽默。九旬的他幽默地調侃年近六旬的新娘父親,「我認為六十是人生最精彩的時候,下半場剛剛開始」,精準地回憶與新郎的工作瞬間,甚至能記起只見過一面的婚禮主持人的姓名。觥籌交錯一陣後,老先生起身準備離場,離場之前,還不忘調侃我們這幫小輩,「我們都是九○後,未來是我們的」,笑着與我們打個招呼,瀟灑離開。
敏捷、淡定,毫無大人物的架子,這便是一位名滿華夏的杏林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