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據外媒報道,德國梅賽德斯奔馳管理層計劃於4月給所有員工發信,為離職員工提供非常豐厚的遣散費。計算下來,對於一位在辦公室工作、月薪近8萬元(人民幣,下同)且在公司工作至少30年的中層經理來說,遣散費或超過400萬元。
沒想到奔馳也要裁員了,但處理方式非常人性化,除了給出非常豐厚的遣散費外,還給予員工自由選擇權。那麼,如何看待奔馳做出這樣的決策呢?豐厚遣散費的背後,隱藏着什麼樣的真問題呢?豐厚遣散費會不會讓奔馳的員工紛紛離職呢?
首先應當看到的問題是,全球經濟正面臨歷史罕見的大挑戰,像奔馳這樣的企業都受到強大衝擊,需要通過裁員來維持企業生存了。千萬不要以為,奔馳做出這樣的決策是心甘情願的,將遣散費放得如此之高,恰恰是奔馳不想這樣做、不願這樣做的表現。只是當下的情況,又讓企業不得不做出裁員的舉動,這才是真正的難事。而這又與一些國家推行的貿易保護和單邊主義是密不可分的,與歐洲國家不能有效應對和反擊貿易保護、單邊主義是密不可分的。但凡能夠共同抵制貿易保護和單邊主義,像奔馳這樣的企業,是絕對不需要裁員的。
其次應當看到的問題是,德國企業在企業文化方面是先進的、有利於企業發展的。不管企業如何走向,也不管能否生存下去,員工是不能虧待的。這樣的理念,不僅奔馳是如此,其他企業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德國企業能夠做大、做強、做優、做長的根本原因,也是德國人願意長期在一家企業工作的主要考量。這樣的企業文化,只要不是市場發生太大變化、不是管理層沒跟上時代發展,企業都能正常地運轉下去。
其三應當看到的問題是,綠色轉型步伐之快,讓奔馳也有點跟不上腳步了。這次奔馳出現的裁員問題,絕非偶然,而是必然。尤其是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是其綠色轉型跟不上行業發展的表現。電動汽車快速發展,決定了傳統燃油汽車生存壓力的加大,即便像奔馳這樣的國際知名品牌,也必須適應這樣的變化,否則有被淘汰的可能。
其四應當看到的問題是,奔馳的豐厚遣散費是基於員工的30年工齡而制定的,放在中國,可能沒有幾名員工能夠享受。我們注意到,奔馳給出的豐厚遣散費,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至少在企業已經工作了30年。在中國的大型國有企業,廠齡在30年以上的可能還有不少。而在民營企業,除非是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絕大多數企業員工的工齡都是非常短的,有三年以上就算不錯的了。所以,在關注奔馳豐厚遣散費問題上,不能過度看重遣散費,而應當關注員工在企業的工作時間。
打造品牌需要耐心
其五應當看到的問題是,豐厚的遣散費不會引發多少員工離職。30年在一家企業工作,哪怕是冷血動物,也有可能被時間捂熱了。尤其在德國,只要不是新員工,只要年齡在50歲以上的員工,大多數的廠齡都不會低於30年。在一家企業工作了這麼長時間,他們會輕易選擇離開嗎?再豐厚的遣散費,可能也只能吸引眼球,而無法打動員工。
其六應當看到的問題是,百年老店讓年輕人選擇的機會更多、空間更大。奔馳是一家百年老店,奔馳品牌在汽車領域,也是具有強大的競爭力的,是能夠吸引員工安心工作的。在這方面,歐洲企業是具有非常強的優勢的,尤其德國和瑞士,百年老店比比皆是。自然,員工到一家企業工作,也就不需要考慮跳槽的問題,而是可以一直安心工作下去,可以讓子孫都到企業工作。為什麼德國、瑞士的年輕人不像中國的年輕人那樣重視高考,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藍領沒有什麼不好的,大多數年輕人都願意去當藍領,並在上初中時就把當藍領作為人生目標,自然也就不會在學習上顯得那麼苦,年輕人之間也就不需要那麼捲了。
其七應當看到的問題,就是做企業一定要有耐心,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走。一家企業要想成為百年老店,要想培育出優秀的產品品牌,員工素質是關鍵,員工忠誠度則是必要條件。如果員工在企業工作的時間都很短,對企業缺乏忠誠度,就很難有真正的工匠,就很難生產出質量很高的產品,自然也就不可能做出真正的品牌。真正有市場影響力的品牌,既需要產品質量,也需要時間打磨,需要讓消費者用口碑來塑造。自然,要想把企業做成百年老店,也就只能靠員工的共同努力和管理者的持久耐心了。
(作者為財經評論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