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開放合作,倡導國際通行規則下的公平競爭,維護自由貿易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繼續敞開懷抱歡迎各國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准入,積極解決企業關切,幫助外資企業深度融入中國市場。
李強總理在會上再次表明中央堅定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必要時更會推出新增量政策「保五」,顯示中央在提振經濟上還有大量的工具和空間,完全有能力達到預期的經濟增長目標,這對於香港經濟是重大的利好。香港是國家最重要的對外窗口,國家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將可進一步發揮。香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全面對接國家戰略,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明確自身的定位角色,體現責任擔當,更要大力「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不斷鞏固壯大金融市場,全力打造成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並從中開拓更大商機。
創新開放推動經濟增長
對於這次論壇外界普遍有兩個關注點:一是貿易戰陰霾下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二是外資對中國前景的信心。這次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不論是參會的跨國企業國家、跨國企業數目以至涵蓋的重點產業範疇都創下新高,包括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等約80家外國企業代表與會,其中以美國企業近30家最高,與往年相比來自歐洲的企業高層比例更大幅上升,反映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並未有影響跨國企業對中國前景的信心。
恰恰相反,在美國到處發動關稅戰,推動逆全球化和閉關主義之時,中國的對外開放大門卻愈開愈大。李強總理強調「脫鈎斷鏈只會加重危機,打壓遏制終將損人害己」,與美國的打壓圍堵、「小院高牆」形成鮮明的對比,得到國際商界的認同和響應。中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更為全球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擔任今年論壇外方主席的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博樂仁在開幕式發言時表示,中國政府正在採取行動,改變經濟運行體系以釋放新質生產力。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努力創造公平的商業環境,刺激需求,提升產業,中國的創新給世界帶來驚喜。
確實,中國經濟正從三方面發力:一是大力推動創新。從近月DeepSeek等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震撼國際資本市場,到《哪吒2》的橫空出世,都充分體現中國新質生產力的澎湃動力,並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大引擎。二是高水平開放。國家商務部、發改委早前發布《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提出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加大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力度、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等舉措,釋放了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李強總理的演講更大大提振了外資投資中國的信心。三是振消費穩投資。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今年各項任務之首,充分反映中央對於提振消費的重視。在創新、開放、消費的三重推動下,中國經濟動能正在全面復甦。
對於美國掀起的全球地緣經濟對抗,中國亦已做好了周全準備,一方面明確表明美國的打壓遏制終將損人害己,呼籲各國與外資抵制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另一方面亦為可能出現的外部「超預期衝擊」做了準備,李強總理明確提出必要時將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確保經濟增長目標,表明中國在穩經濟上還有大量的工具和空間,預示在振經濟上將會出台更多有力措施。中國要成功「保五」,約等於要達到6.7萬億元的實際增長,等於是一個瑞士的經濟產值,其力度、規模、機遇可想而知。
香港當前關鍵是要把握對接國家戰略,更要在國家大局中謀劃發展。一是深刻領會和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深化國際交往合作」要求。這是中央對香港的定位和發展的方向。香港是國家高水平對外方向的重要窗口,是國家招商引資,吸納人才的重要平台,在國家堅定不移推進開放合作的大背景下,香港更要積極為國家擴大朋友圈,擔當好「超級聯繫人」角色,深化國際商貿合作。李家超特首在特區政府高層內部學習分享會上,就明確指出要更大力度發揮好香港「內聯外通」的重要橋樑窗口作用,這正是從國家戰略中思考香港定位。
鞏固壯大國際金融中心
二是鞏固壯大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香港最大優勢在於生產性服務業,其中金融業更是重中之重,也是中央最看重的地方。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不斷壯大,融資能力不斷強化,就是對國家發展最有力的支持,香港金融有「背靠祖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得天獨厚優勢,完全有條件在較短時間超過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的金融中心。
事實上,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絕對需要一個世界第二大以至第一大的金融中心,這是國家發展的需要,香港應盡快制定金融發展規劃,對標全球最高標準,以超倫敦追紐約為目標,大力深化兩地金融聯通,開拓更大的金融市場,不斷改革優化自身的監管制度,發展穩定幣等新業務,為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