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人口老化/政府醫療開支已達「臨界點」

政府今日會公布公營醫療收費調整方案細節。醫管局管治及架構改革委員會成員林奮強昨日表示,本港公營醫療開支及需求都很大,已達「臨界點」,政府的醫療補貼比率亦比其他地方高,如果不改革公營醫療收費,難以持續應付人口老化。

擴大安全網 保障到患癌病人

政府傾向為每名病人的門診住院費設「封頂」機制,每年診金連藥費最多付約一萬元。林奮強說,市民不會因為多收一萬元而不去求醫,但收費改革會擴大安全網,可保障到患有癌症的病人。他提到,在新加坡,最有需要人士可獲的醫療津貼約為八成,而特區政府對公立醫院求診者的補貼比例近98%,已是全球最高,希望市民「身在福中要知福」。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哲玄表示,適當「封頂」原則上合理,治療個別慢性病,需使用非常昂貴的藥物或儀器,例如心臟支架和起搏器等都要自費,中產可能都未必可以負擔。他又說,每個病人的經濟負擔能力和具體需求不同,建議考慮優化減免機制,在「免費」與「全費」之間設不同級別,以能者多付為原則釐定收費。

急症室擬分兩級收費。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龍振邦表示,醫護是基於病人症狀、客觀數據及維生指數等界定緩急類別。他希望醫管局發出相關指引,政府亦應多解說改革需要,避免出現爭拗,令前線醫護成為「磨心」。\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