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電影《米奇17號》的海報,導演是曾憑藉《上流寄生族》贏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韓國導演奉俊昊。想起之前看過原著小說,但書名叫《米奇7號》。
主角米奇為了逃離原本的星球,簽約成為星際殖民飛船上唯一的「消耗體」。經過肉身掃描和記憶上傳之後,他專門負責高度危險的工作。他死亡之後,會通過「生物打印」技術一次又一次「復活」,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去死。
類似的「永生」設定,在科幻中並不少見。小說特別之處在於「高概念」之下,沒有拘泥於「向外」拓展:如何去面對充滿未知與威脅的外星生物,而是更多地「向內」挖掘:以「忒修斯之船」的故事來拷問「肉身不死、記憶永續」的設定──忒修斯坐着一艘木船周遊世界,在過程中逐漸替換船上損壞的零部件。多年以後,船上的每塊木板都已經被替換過至少一次。「那麼,這艘船是不是當初啟航時的那一艘呢?」
在原著通過科幻討論哲學的時候,電影卻只想着通過「魔改」來諷刺特朗普。特朗普式金髮政客在銀幕上張牙舞爪之時,原著深邃的哲學星艦已被降級成了政治的諷刺快艇。荷里活在各種電影作品中對特朗普陰陽怪氣冷嘲熱諷早已見慣不怪,但這部《米奇17號》「原創」了大量人物和情節,只為了「私貨」服務。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