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三月,當日本富山灣的漁船上亮起第一盞燈,漁民們便知道,跟螢烏賊一年一度的約定又到來了。在這片被群山環抱的深水海域裏,螢烏賊不僅是季節的奇觀,更是獨一無二的食材。這些拇指大的精靈們用一身幽藍熒光打破夜的寂靜,如繁星般躍出海面,喚醒了食客們沉睡的野心,也讓當地人的期盼有了最溫柔的回應。
很多人不知道,這種身材嬌小,可發光的烏賊,竟然也能吃,還被冠以「美味之源」。確實,螢烏賊捕撈期短,出身矜貴,哪怕到了日本,也只有很少的幾片地域能吃到,比如最出名的富山,以及鳥取、福井。單就富山來講,這裏因為三面環山地形特殊,寒暖流能交匯激盪,豐富的浮游生物提供了絕佳溫床,傳說中的「天然魚塘」名副其實。而螢烏賊要在三月下旬到六月初聚集產卵,從深海處游至淺層,因為眼周和腹部自帶發光器,平時用來嚇退天敵,到了捕撈期,則成了牠們「現身」的重要依據。
富山人深諳「旬之味」的奧義,越是珍貴新鮮的食材,就越要簡單處理。捕上來立即斷掉神經,鎖住鮮度,這無比嚴苛的時效性,讓天意、人為,合二為一。經典的吃法是刺身,入口緊實,細膩感一層層暈開,「深海作息」讓牠們毫無腥氣,透着一股叫人心曠神怡的甘甜。對不愛吃生食的人來講,烏賊燒也非常可口,在鐵板上短炙數秒,外焦裏嫩,夾起一片,肉質還保持着柔滑,淋勺醬汁,甜和鹹的交織好像濃縮了整片澎湃的富山灣,一波又一波浪潮拍打舌尖,最後化作口腔裏一抹溫潤的餘味。
更難得是富山的飲食習慣跟螢烏賊堪稱天作之合,當地人偏愛發酵之物提鮮,而非重油厚醬。刺身清透,味噌醃妙,下酒佐飯兩相宜,時令風物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