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多家銀行近期迎來密集的分行關閉潮,短短5周內在美國本土關閉大約145家分行。有分析認為,隨着越來越多用戶選擇使用網上銀行,銀行業正在不斷縮減分行網點的數量規模。有研究提到,美國最後一家實體銀行分行可能會在2041年關閉。
據報道,美國多家銀行於2月7日至3月14日期間向美國貨幣監理署(OCC)提交了關閉145家分行的申請,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在內的等大型銀行。其中,旗星銀行關閉的分行最多,這一次將關閉44家分行,今年成為有史以來分行關閉最多的一年。道明銀行此次將關閉38家分行,該銀行負責人表示,關閉分行是一項艱難的決定,一些員工將失去工作。
2023年起,美國多家銀行開始陸續關閉實體分行。分行關閉的原因複雜多樣,經濟因素如高利率、美國經濟成長放緩等,導致銀行業務調整,關閉獲利能力較低的分行。另外,新冠疫情影響下,在線和移動銀行服務的普及,也使得傳統銀行的生存變得更加困難。
不過,分行關閉仍然會對很多用戶構成不便,尤其是年長用戶。據統計,45%的美國人依然喜歡親身到銀行辦理業務。有研究顯示,大規模關閉實體分行對低收入、殘障或少數族裔的銀行客戶影響尤甚。有些專家預測,最後一間實體銀行最早可能在2041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