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急劇調整美國對俄羅斯以及美國與其歐洲盟友關係,震撼了歐洲,也震動了全球。國際社會尤其西方世界出現一類觀點─世界開始進入三個大國即美國、中國、俄羅斯競爭與合作相交織的新階段,其中,一種觀點甚至開始談論所謂「新雅爾塔會議」構建「新雅爾塔模式」。按照這一類觀點,從2025年起,人類的前途和命運由三大國決定;按照其中一種觀點,三大國分治世界的格局正在形塑。
我不同意上述觀點。進一步明確地說,主要來自西方世界的這類觀點,是把中國與美國等量齊觀。
《華爾街日報》2025年1月17日發表該報首席外交事務記者雅羅斯拉夫·特羅菲莫夫所寫《在帝國的新時代,大國旨在瓜分地球》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承諾創建一個更加平等和守法的世界。現在,俄羅斯、中國和美國正在回歸舊模式,即強國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
3月1日,英國《衛報》刊登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的專訪稱,「我們現在有三個不自由的超級大國:俄羅斯、中國和美國。」「美國不再能被視為歐洲的盟友。」美國不會在自己創造的這個無序、優勝劣汰的世界中繁榮發展,「因為他們將被徹底孤立」。
中國始終站在「全球南方」一邊
這是典型的用西方有色眼鏡看中國。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站在「全球南方」亦即佔人類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一邊,堅決維護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堅定貫徹大國之間良性競爭,抵制零和遊戲。對於美國,中國的立場是,世界夠大,容得下中美和平共存。中俄兩國推進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國樂觀俄美關係改善,支持俄美關係正常化。
的確,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着力推動美俄關係改善,不惜犧牲美國與其歐洲盟友的關係,不惜出賣烏克蘭利益,有助於俄羅斯擺脫自俄烏衝突以來3年多遭西方孤立的困境。然而,俄羅斯明白,即使俄烏衝突以有利於俄羅斯的條件結束,歐洲安全局勢不僅不會緩和,相反,俄羅斯與西方在歐洲的成員國的關係將更敵對。
2025年3月1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防務白皮書─2030年準備就緒》。委員會稱,在地緣政治急速轉變的時代,歐盟加緊保護其公民並加強其防禦能力。「準備是關鍵─為我們自己的安全負責意味着投資於強大的防禦,保護我們的人民,並確保我們在需要時擁有採取行動的資源。」白皮書提出關於通過以下方式重新武裝歐洲的願景─確保歐洲國防工業能夠以被要求的速度和數量來生產武器;促進在歐盟範圍內快速部署軍事部隊和資產;增加國防開支用於「在歐洲製造」,以確保歐盟所有成員國長期安全和經濟利益,以及幫助歐盟應對支持烏克蘭的短期緊迫性。
為什麼2030年必須準備就緒?因為北約情報機關估計,俄羅斯可能有能力在5年內對歐洲發動大規模戰爭。
美國內外交困何以立於世界
即使美國對未來5至10年歐洲安全局勢袖手旁觀─這一點是很不確定的─那麼,西方在歐洲的成員國同俄羅斯之間也不可能在這一時間段裏決出勝負。一個陷入混亂甚至陷入戰亂的歐洲,不可能支撐一個強大的歐盟,也無法幫助俄羅斯重振雄風。
德維爾潘預言美國不會在自己創造的這個無序、優勝劣汰的世界中繁榮發展。這將被證明是正確的。特朗普即使完成4年任期,甚至千方百計延續其總統任期,但他破壞西方陣營越久,顛覆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越久,對美國國力的損害就越嚴重。美國若深陷內外交困,則何以立於世界?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全球格局重組。經濟全球化逆轉,全球治理破裂,世界呈現多極化,是百年未有大變局的過渡狀態。「雅爾塔協議」是二戰的結果。在擁有核武器和其他二戰後出現的新武器而人工智能又很可能被武器化的背景下,必須以核大國不交戰方式,來塑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穩定的多極格局。
資深評論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