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緬甸地震為何破壞力巨大?

  圖:泰國曼谷也被地震波及,因地震失蹤者的親屬難忍悲痛之情。\法新社

地處「火藥桶」

板塊移動會引發地震,而緬甸位於歐亞板塊、印度板塊、巽他板塊和緬甸微板塊交匯處。板塊碰撞形成長達1200公里、從北到南貫穿緬甸的實皆斷裂帶,這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斷層之一。歷史上,實皆斷裂帶經歷過多次強震,上一次7.5級以上的大地震是在1946年。幾十年以來,板塊活動和推移產生的能量長期積累,如同一個「火藥桶」,此次被「引爆」造成巨大破壞。

震源淺 範圍大

緬甸此次地震震級大,但震源很淺,意味着到達地表的能量更多。大量能量沿着實皆斷裂帶輸送,影響範圍極廣,一直延伸至泰國。泰國曼谷的土壤較鬆軟,地震波在這種條件下增強,導致地面震動更劇烈。

災區人口稠密

實皆斷裂帶途經內比都、曼德勒等人口稠密區,且當地很多建築抗震能力較弱。此次地震造成大量建築和橋樑等設施損毀,人員傷亡慘重。另外,緬甸近日已發生多次餘震,導致建築進一步受損,阻礙救援工作。

大公報整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