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習主席在重要講話中強調,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中國將切實解決外資外企在華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包括維護公平競爭、加強服務保障等。習主席的重要講話傳遞出清晰的信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外資外企發展機遇更多保障也更堅實,事實將再次證明「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當前國際政經形勢日趨複雜,逆全球化歪風日盛,個別國家甚至發動大規模的關稅戰貿易戰,嚴重衝擊全球的經貿發展。在此關鍵時刻,中國邀請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餘位外資企業全球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和商協會代表參加,共議開放、合作、發展、共贏,本身就已經釋放出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正確方向發展的鮮明信號。
從習主席的重要講話中,各界可以對未來發展的動能、機遇和方向,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尤其在於,在全球發展動能不足,外資發展面臨各種挑戰之際,此次會見無疑起到更關鍵的鼓舞人心作用。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首先,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這就是全世界發展的最大機遇。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改革開放40多年,外資企業與中國共同成長,外資企業貢獻了中國1/3的進出口、1/4的工業增加值、1/7的稅收,創造了3000多萬個就業崗位。實踐證明,改革開放使中國快速進入世界市場、大踏步趕上時代,重要一條就是積極利用外資。
正如習主席所說:「外資企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創新創造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聯通世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在投資中國的過程中,外資企業普遍得到豐厚回報,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實現了互利共贏,也同中國人民結下深厚友誼。習主席對外資貢獻的肯定和表達的感謝,以及強調的開放「沒有變」「不會變」,既是消除疑慮,更是提振信心。
其次,中國為外資發展創造更好環境,這就是全世界發展的有力保障。毋庸諱言,當前,一些在華外資企業在不同程度上面臨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從中國國內看,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採購等方面,外資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需求;從國際環境看,全球跨國投資低迷、國際引資競爭加劇,以及大國關係、地緣政治等因素,也影響着外資企業的選擇。
習主席在會見時的講話清楚地表明中國政府的態度──涉及國內管理的問題,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來解決;涉及國際政治、外交的問題,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動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努力為外資企業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已經對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為重點,進一步擴大開放;保障在華外資企業同等享受國民待遇,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加強同外商溝通交流,為其來華貿易投資盡可能提供便利,等等。今年以來,《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發布、上海自貿試驗區80條試點措施已基本落地……從中央到地方,改革舉措有序推進,必將為外資企業營造更加有利的環境。
「降低市場准入門檻是我們接下來擴大開放的重點」、「將保證外資企業依法公平獲得生產要素」、「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習主席重要講話中的這些要點,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切切實實保障並推動外資外企在華的發展,讓他們吃下一顆「定心丸」。
香港要積極發揮「引進來」作用
最後,國家的進一步開放強化外資保障,這就是香港發展的最大底氣。中國將進一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保障在華外資企業同等享受國民待遇、加強同外商溝通交流等一系列實打實的改革舉措和創新做法,令外資倍感振奮。正如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博樂仁表示,中國營造了一個真正值得投資的環境,其政策穩定性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前來興業展業。西門子已經融入了中國市場,正加倍努力開展新的投資合作,不僅投資於製造業,還投資於研發、投資於人。
國家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支持外資外企在華發展,在日益動盪的國際政經形勢下,將吸引全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而這就是「一國兩制」之下香港的機遇所在。香港擁有高度的法治水平、普通法與西方接軌、高效廉潔的政府、簡單低稅制,尤其重要的是,「內聯外通」優勢無可比擬。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以及正在建成的國際創科中心,將為外資外企進入中國內地發展提供最優質服務,也能為內地企業向外發展提供更高效的平台。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外資外企在華發展的機遇將更多。而國家越是開放、與世界經貿往來越是頻繁,香港的角色地位也就越重要,關鍵是要主動作為,積極創新,牢牢把握機遇,在助力國家進一步開放過程中,成就自身更大的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海南社團總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