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7.9級大地震迄今造成近3000人死亡、逾2500人受傷、約400人失蹤。中國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日前迅速派出救援隊奔赴災區,3日內已成功救出多名生還者。災難當前,中國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且立即調撥大批援助物資,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彰顯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大國擔當和高效救援的中國速度。
緬甸災情之嚴重,從網上各種建築物倒塌、居民爭相逃難的混亂影像,已能得窺一二。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更罕有地向國際社會發出求援呼聲,也在該國長期孤立的背景下尤為突出,足以說明單靠緬甸一己之力,恐怕無法有效展開救災工作,更多被困者可能徘徊於生死邊緣。
展現「好鄰居」的責任感
天災發生後,中國政府第一時間採取行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敏昂萊致慰問電,對罹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罹難者家屬、受傷者和災區民眾致以誠摯慰問。同時中方亦迅速啟動緊急機制,雲南救援醫療隊震後18小時即抵達緬甸,是第一支進入地震災區的國際救援隊,到達不久後便會同當地救援力量成功救出一名遇難者。隨後中國地方的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紅十字國際救援隊,以及香港特區救援隊,亦先後馳援緬甸。中國亦宣布向緬方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援助,提供帳篷、急救包、食物、飲用水等急需物資。
在周一凌晨,中國救援隊經過五個多小時努力,在重災區曼德勒救出一名被困近60小時的女子,其後救援隊繼續不眠不休地搜索,黎明前救出被困於曼德勒天空公寓的一名女童,約四十分鐘後再救出一名孕婦。有緬甸居民表示:「中國救援隊來幫助我們,了解了我們的情況和需要,給予我們援助和支持,非常感謝,我希望可以代表災區民眾向中國救援隊表示感激。」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中國在緬甸地震中的迅速行動,充分展現出「好鄰居」的責任感,以及大國的擔當。如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天災無情,人間有愛。中方將發揚中緬胞波情誼,與緬方共克時艱、共渡難關,全力搜救倖存者、救治傷員,將援助物資送到災民手中。」並指出,相信在緬甸政府和人民在國際社會支持下,一定能夠團結一心,戰勝災害、重建家園。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僅在國內災害中以高效應對,更在國際災難中積極參與人道救援。在過去的土耳其大地震、印尼、日本等不同國家發生的天災,中國也沒有計較距離或矛盾,始終用真誠和實際行動貢獻力量,積極參與救援工作。中國一直強調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各國命運相連、休戚與共,並持續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這一理念在中國多次馳援外地的過程中得到了生動實踐。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區政府這次派出救援隊,也是國家支援緬甸救災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樣是香港推進深化國際交往合作、說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的重要舉措。香港救援隊不僅能利用語言和技術上的優勢,在不同程度幫助參與救援的各國與民間組織進行協調,也可以充分運用過往參與國際救災工作的經驗,在惡劣災區環境中提供援手。緬甸駐港總領事漢溫奈日前代表緬甸政府、人民以及他個人,向香港特區政府提供寶貴的人道援助表達感謝,並相信港緬關係將會更加牢固。這說明特區派出救援隊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也證明特區救援隊的迅速響應、無私無畏,是香港當之無愧的驕傲。
對比中國的積極行動,某些國家的反應則不但顯得遲緩,而且也似乎在開「空頭支票」。比如美國地質調查局雖然在事發後第一時間測定了地震強度和推算傷亡人數,但連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只是承諾會「盡可能」幫助緬甸賑災。有報道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也只會派遣隊伍到泰國協助善後工作。但問題是,美國國務院剛在上周五才表示會裁減USAID的員工數量,並關閉駐各國辦事處。這不得不令人懷疑,美國真的能派出人手協助救災嗎?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緬甸地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在天災面前,中國的無私馳援率先點燃了希望之光。此次救援行動不僅是對鄰國緬甸的直接援助,更體現了中國對全球穩定與發展的承諾。中國救援隊伍的高效部署和專業表現,為災區人民帶來了希望,也為國際社會樹立了榜樣。與美國在國際災難中的不作為形成對比,中國的行動不僅為緬甸人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也彰顯了大國的責任與擔當,這種跨越國界的援助行動,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具體體現,展現了中國願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建美好未來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