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樓市新態/簡樸房規範清晰 吸引資金入場\汪敦敬

香港房屋局日前正式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公布最新的簡樸房規管制度建議方案。香港劏房問題是政府必須要克服的硬仗,由於簡樸房要求必須有窗戶,自然會增加成本,但這是應該要做的方向。政府如何應對?我們看看最新建議方案的內容。

先要聲明的是,筆者態度是審慎的,甚至沒有去進一步作評論,但看過建議之後坦白說,有關方案應是值得支持的,反而認為很多持份者都忽略了一些細節,需要在此特別補充:

1)延長寬限期。將寬限期由登記期後延長至36個月,登記期12個月,擬議登記期至寬限期合共48個月,讓分間單位現存租約符合現行單位租務管制下,兩年首租期和兩年次租期的4年租住權保障。這的確給予市場及持份者有較多時間去適應。

2)放寬窗戶要求。文件顯示「為回應社會意見,新方案將容許窗戶面向符合法定要求、有進出口的四邊圍封的天井,同時亦明確了居住空間須至少有一扇不少於0.1平方米的可開啟窗戶。」這無疑比去年的建議增加了可間的劏房,雖然作用有多大難以衡量,但已經有足夠的模式讓業界去遵從和發揮創意去適應。

3)增加可進行認證的專業人士範疇。文件顯示「除了早前建議的註冊建築師、註冊專業工程師(建造、土木、結構)及註冊專業測量師(建築測量)外,新增消防及屋宇裝備範疇的註冊專業工程師作為指明專業人士,增加『簡樸房』核證服務供應。」

雖然有政黨認為這個認證令到業主增加支出,但筆者認為這是重要一步,很多人忽略了簡樸房這個市場,現在正在面對一個革故鼎新的時候。具規範之下,我認為將會增加了不少持份者進入市場投資。以前劏房是一個不太公開的市場,持份者現時受到監管當然會覺得不爽,但其實有監管新規之後,簡樸房可能令到劏房多了一些門檻及難度,成為一個收入頗吸引的投資項目。

簡樸房之後會有一些多窗戶的單位,包括天井及後街的窗戶,這類單位在稍後會被搶購,而一些難以安裝窗戶的單位可能會被取替、或者改變其劏房形式變做傳統的租務。筆者認為政府雖然沒有刻意地去營造,但的而且確在施政之間是應該與市場互動,我覺得最終是會得民心的。

政府準備好簡樸房政策影響

4)政府已經有完整計劃。很多人忽略了房屋局曾表示:「本港有11萬間劏房,當中30%,即是3.3萬間是低端劏房不符合『簡樸房』最低標準,指部分可改裝達標,對餘下不達標劏房必須『根除』,至於其餘7.7萬間,其指可透過小型改裝工程改成合規格的『簡樸房』;另外,過渡性房屋及簡約公屋可提供5.1萬個單位,預計當中只有三分一可騰出來安置即將被取締的劏房住戶。」這兩個數字反映房屋局心裏有數,簡樸房政策會少了幾多供應、要準備多少供應補充,例如要準備多少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這亦是有所準備,這個是我感到欣賞的。

人要向前行,政府用簡樸房取替劏房,我認為有了新的格局,我們支持局方的方案之餘,政府亦要恆常和市場互動以應變無常的市場改變,始終劏房都是最草根市民的住屋問題,不容忽視。

(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