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國家大劇院、中國工筆畫學會聯合主辦的「大道同工—當代中國工筆畫七人展」近日在國家大劇院正式開幕。此次展覽聚合當代中國工筆畫領域學術探索、藝術風格、創作成果突出的七位工筆畫家—陳孟昕、賈廣健、劉萬鳴、盧禹舜、莫曉松、唐勇力、王穎生,匯集他們最具代表性的約80件經典力作,為廣大藝術愛好者帶來了一場工筆畫藝術盛宴。據悉,展覽將持續至4月20日。\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文、圖)
步入國家大劇院藝術館西廳,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題寫的「大道同工」赫然進入眼簾。展覽現場,只見一幅幅作品或細膩入微、神氣活現,或抽象寫意、獨具風神。比如,憨態可掬的老虎、飽滿豐腴的唐人、團團錦簇的花籃、瀟灑大氣的渲染……無不令參觀者駐足讚嘆。
展現工筆精妙 回應時代思考
這七位畫家在人物、花鳥走獸和山水畫科領域數十年深耕不輟,在工筆畫題材、材料和技法上摸索變革、探索精進,雖然藝術面貌各成一派,但其創作都共同展現了對生活、自然、時代的感受體味,對工筆畫繼承與創新的思考,對天地大道、藝術之道的執著求索。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參展畫家代表劉萬鳴表示:「通過此次展覽,觀眾不僅能感受到工筆畫技藝的精妙,更能觸摸到藝術家對時代、對文化的思考與回應。重要的是通過展覽起到相互交流學習的作用,中國工筆畫的未來,必將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中,在個體表達與集體精神的共振中,為新時代文藝創作奉獻更多更好的作品。」
范迪安:致敬傳統 打造精品
中國工筆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在先秦時期出土的帛畫中初現端倪,勃興於唐、五代,北宋盛極一時,自元明以來在中國畫壇逐漸衰微。但工筆畫技法的深厚傳統在壁畫、工藝美術領域被繼承下來,到新中國成立尤其改革開放之後,工筆畫得以再次復興,並呈現出多元而豐富的創作面貌。
本次展覽總策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科技的發展極大地影響着我們的生活,也極大地影響着我們的創作,但是藝術家更需要用自己真誠的心靈和具有自信的慧眼去感受世界,由此才能真正形成精品力作。這七位畫家在工筆畫領域可以說真正做到了以精字當頭,他們以工之心致敬傳統,以工之力打造精品,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嚮往着一條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主權的大道,而且在這條大道上持之以恆。」
在當代中國美術的發展中,工筆畫藝術持續葆有雄厚實力和蓬勃態勢,既在主題內容方面呼應時代需求,又在結構形式方面探尋了審美表達,完成了觀念和語言的當代轉換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