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的細節即將發布,避險情緒升溫已帶動黃金價格持續攀升。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團隊昨日向《大公報》表示,繼去年國際金價大漲27%之後,年內金價累計的升幅已達19%,未來12個月內金價有望升至每盎司3200美元,不過「若美國關稅相關風險,或者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國際金價更有望升見每盎司3500美元」。
申萬宏源分析師指出,全球央行購金潮是本輪金價上行的主要驅動力,而全球貿易關係和地緣政治面臨的不確定性,可能加劇金價波動。\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瑞銀CIO團隊指出,近期金價屢創新高,與黃金投資需求的激增有密切關聯。另一方面,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細節發布前,特朗普和馬斯克的相關言論,以及疲弱的美國消費者調查數據,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憂慮情緒。目前全球投資者正努力應對潛在的滯脹、衰退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貿易與經濟的不確定性,黃金對沖尾部風險的作用再次得到投資者的重點關注。
黃金對沖美股風險
招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劉東亮分析,對特朗普關稅政策和美國可能陷入經濟衰退的擔憂,是開年以來金價出現新一輪持續性上漲的核心因素。不容忽視的是,目前黃金估值已逼近歷史最高,且部分不利因素尚未被定價。
申萬宏源全球資產配置首席分析師金倩婧提醒,全球央行購金行為是本輪金價上行的主要驅動力,而年內美國財政赤字較難快速縮減的問題,也將主導金價的波動。目前看,金價走勢與10年期美債利率呈「弱相關」關係,但與美股呈現「強正相關」關係,預計黃金對美股的風險對沖作用或續增強。
除「避險需求」外,投資者對黃金的長期配置需求也有增加跡象。瑞銀CIO團隊觀察到,過去三年,全球各國央行以創紀錄的速度每年購買超1000公噸黃金,加之美元可能面臨的貶值風險,私人投資者似乎正仿效各國央行增加黃金敞口。今年首季,黃金ETF與以往同期相比的逆勢流入、各國央行持續的黃金購買行為,以及全球強勁的零售金幣和金條需求,一定程度體現黃金投資市場的積極情緒。
金市過熱跡象已出現
展望後市,劉東亮強調,黃金市場過熱跡象已經出現,當資產價格變得昂貴,買入該資產應格外小心,建議正視黃金估值過高的問題。基準情形下,美國經濟增長或放緩,但不至於衰退,市場對「衰退的交易」有一些「過頭」。未來美國經濟若比預期中更差,甚至落入衰退周期,降息邏輯將主導市場,屆時金價可看高一線。
瑞銀CIO團隊相信,美國關稅相關風險,或地緣政治風險一旦繼續上升到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前景產生利淡影響的程度,金價或觸及每盎司3500美元。長期視角下,在美元平衡投資組合中保持約5%的黃金配置仍是最佳選擇。
金倩婧認為,在全球央行購金行為,美國財政赤字難以系統性削減背景下,黃金中長期趨勢猶在。不過,全球貿易關係與地緣政治的較大不確定性,或加大金價波動性,「未來金價中樞未必會系統性下行,黃金仍具較高風險對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