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德勤料港今年IPO千五億 晉全球三甲

  圖:歐振興(中)認為,內地留有過萬億元的特別國債以應對關稅威脅,並隨着勢態變化,相信亦將推出相關政策及措施。

【大公報訊】2025年首季香港IPO市場延續2024年的勢頭,在市場成交量和估值得到進一步改善後,表現繼續理想。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指出,現時香港新股申請的項目眾多,當中一隻超大型新股(市場預料已獲中證監備案的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最快將於本季上市),預計最快本季登場,其估值或達400億元。

歐振興認為,今年香港的新股集資額有力爭取三甲,並維持對今年香港迎來80隻新股以及集資規模達1300億至1500億元的預測。

會計師行德勤最新報告顯示,今年首季香港新股消費行業的融資額突圍而出,製造業為次。前五大新股計以1隻大型和4隻中型新股主導,由去年同期的36億元大幅增加264%至131億元。當中,來自內地的新股數量比例較去年同期的83%增加10個百分點,融資額由去年同期的42億元大增至159億元。

28隻A股申請港上市

近年港交所持續優化新股市場,包括降低「A+H」上市的市值及持股要求,便利A股發行;中國證監會亦優化境外上市備案審批,目前已有28隻A股申請在港上市,相信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將持續帶動本港新股市場。

歐振興進一步指出,受惠於優化A股上市公司申請來港上市程序、鼓勵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同時香港市場估值和流動性有所改善,預料有更多大型A股上市公司、龍頭企業,以及來自中東、東盟地區企業第二上市、人工智能、醫療醫藥行業等來帶動港集資額,而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海外上市中概股或將回流,亦都有望在香港集資。

談及關稅問題,歐振興表示,是次美國面向全球實施對等關稅,很多投資者已將關稅因素反應於其投資取態中,或將影響企業的短期成本增加,但見企業已做相應部署,包括將供應鏈出海、利用科技降本增效等。他並提到,內地留有過萬億元的特別國債以應對關稅威脅,隨着勢態變化,相信亦將推出相關政策及措施。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