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有效規範籃球博彩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將積極探討規範籃球博彩活動。民青局在綜合考慮馬會建議、博彩及獎券委員會意見、非法籃球賭博相關事宜後,昨日起就規範籃球博彩活動的建議方案展開諮詢,為期一個月。

將籃球博彩活動納入規管,可以說是大勢所趨。據馬會估計,過去一年香港非法籃球賭博的投注額高達700億至900億元。將籃球博彩納入規管,可帶來多項正面效果。一是將非法資金導入合法渠道,減少地下賭博及與之相關的洗錢和詐騙犯罪活動;二是增加政府稅收。如果能將一半非法外圍賭球轉入合法渠道,馬會一年收入約為350億至450億元,扣除獎金及人力成本,馬會淨收入仍然可觀。其中一半作為博彩稅上繳,政府每年可增加數十億元收入,堪稱財赤之下一項立竿見影的開源方案。

但「針無兩頭利」。有人擔心將籃球博彩合法化會發出不良信息,助長賭風。教育界及家長的憂慮並不是沒有道理,諮詢文件作出了相應規範,這包括:拒絕未成年人參與投注;不准投注有本地球隊參與的賽事,以及不准投注境外球隊在本港舉行的賽事。這可起到保護青少年的作用,同時大大降低「打假波」的情況出現。

其實,本港於2003年推出足球博彩時,爭議也不小。但多年下來,沒有科學研究或官方數據支持足球博彩活動合法化加劇了本地賭風的假設。另一方面,足球博彩成為馬會的主要收入之一,單是上一個財政年度,足球博彩投注額就逾1600億元。市場估計20多年來,足球博彩對庫房的貢獻可達數百億至上千億元。

不過,儘管沒有確切證據顯示博彩活動加劇了賭風,特區政府及有關機構仍不可掉以輕心。對包括籃球賽事在內的博彩活動作出密切監察,有助將其副作用降至最低。有人建議將相關收益用來支持本港籃球活動,以釋除疑慮。得之於籃球,用之於籃球,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政府認真考慮的好主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