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主樓布陣/大手客入市 支持樓市復甦\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圖:本港一手樓市成交回復暢旺,除了售樓處要大排長龍,也出現了不少大手買家。

美國向全球開徵關稅,幾乎是「人人有份」,引發全球股市震盪,恒生指數亦受拖累下跌。不過,樓市暫時未受影響,清明節長周末3天,指標二手屋苑睇樓量再錄升幅,已創出近10個周末的新高。

本港樓股走勢「背馳」已有一段日子,港股去年開始回升,今年一度升穿24000點,惟「美聯樓價指數」回到2016年中水平。由此可見,樓股走勢並不一致,要說股市拖累樓市,略嫌太早。

不過,樓價下跌已吸引到一批投資者入市趁低吸納。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的資料,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的一年間,已知的一手大手客(即同一買家於同一月份及同一新盤購入多於一個單位)的個案數目,達到584宗,按年急升接近8倍,涉及單位數量近1500伙,按年增近10倍。

除了大手客外,撤辣後一年以公司名義入市的已知買家個案高達2100多宗,按年急升約5.8倍。不少大手客都是長線投資者,而上述數據均證明投資者已較「全撤辣」前踴躍入市。

內地買家是這批「大手客」的主力。撤辣後一年,於一手大手客中,涉及內地買家宗數達286宗,按年大增接近17倍,而涉及的單位數目更達714宗,按年激增超過19倍;撤辣前一年,內地買家佔大手客約兩成半,而撤辣後一年,佔比已大幅急升至接近五成水平。

「價跌量升」轉為「價穩量升」

特區政府近年積極吸納人才及學生來港,將香港打造成高端人才匯聚地及高等教育樞紐。根據特區政府數字,由2022年底至今年1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超過44萬宗申請,當中獲批的超過28萬宗,為本港帶來新的住屋需求。值得留意的是,新來港者多數會採取「先租後買」的策略,而一般租約期都是兩年。換句話說,由今年開始將有大批「轉租為買」的購買力入市,增加價量上升的動力。

雖然外圍因素轉淡,但如果未有進一步的負面消息,料對樓市的影響並不顯著。筆者預期,2025年本港住宅物業成交量會再錄升幅,一手成交量可望達至1.9萬宗,按年升逾兩成,並創自2013年《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生效後新高;估計二手住宅交投達4.3萬宗,按年升近5%,則創4年新高。

相信樓價持續回穩,由連續兩年的「價跌量升」,轉為「價穩量升」,除非外圍政經環境出現重大的變化,否則樓價進一步大幅下跌的機會不大。

(作者為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