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林先生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去年10月至今仍未找到合適的工作。他表示,來到香港主要是為了孩子的教育。2023年中,他通過高才通計劃獲批來港,孩子於2024年初在香港入學。然而,他在去年10月開始尋找工作時,卻遇到了諸多困難。儘管曾有兩家公司接近錄用他,但由於要求具備香港永居身份及熟練的粵語能力,最終失去機會。除了一些高才在港找工作較困難外,部分優才亦面臨類似的困境。
「找工作最大的困難是機會少,要求高。」高才林先生總結道,「尤其是在語言方面,粵語成為求職的一大門檻。」此外,他還提到,由於沒有本地工作經驗,用人單位普遍認為他的薪資要求可能會高於實際能力,因此在薪資待遇上往往不會給出較高的報價。
建議政府縮短獲永居年期
2019年獲批優才的李顯(化名)亦表示,來到香港找工作並不輕鬆。
李顯曾在內地985大學讀碩士,專業是MBA,後來去到國外QS排名前一百的知名大學攻讀博士,專業研究領域是管理學。儘管如此,李顯表示在找工作方面仍會遇到挫折,投遞大量簡歷卻杳無音信,「我發現自己具備很多崗位的要求,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回應。」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求職無果後,李顯決定不再被動等待,而是選擇創業。去年下半年,他與另一位優才朋友共同創辦了一所家族辦公室公司。然而,創業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李顯建議政府可以提供更多優惠政策,如住房補貼等,以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
他更希望政府可以縮短獲得永居的年限,「香港的永居身份申請周期長達7年,相比之下,加拿大、英國、新西蘭、新加坡等地大多在3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