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益智休閒遊戲的拼圖,如今不僅成為一項速度與激情的運動,更是影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道具。
今年四月,英國布拉德福德舉行首屆拼圖國民賽,這是英國首個與享有「拼圖奧運」盛譽的世界錦標賽相關的速度拼圖錦標賽,完成者可獲得排名。比賽分成兩個組別,包括個人賽和雙人賽,兩者都是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五百塊拼圖。在最近一次西班牙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上,個人賽冠軍的成績是三十七分鐘,雙人賽獲勝者用時四十七分鐘。為了增加難度,每場比賽都會開發全新的拼圖,並由牛津郡頂級拼圖專家設計。用英國拼圖協會創始人湯普森的話說,該賽事是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的完美結合。
除此之外,英國還有多項其他大型拼圖賽事,比如在薩福克郡長期舉辦的吉布森公開拼圖錦標賽。英國人熱衷拼圖比賽,與它的歷史密不可分。第一個商業拼圖便是由英國製圖師和地圖雕刻師約翰·斯皮爾斯伯里於一七六二年發明的,他將歐洲地圖貼在一塊薄薄的桃花心木上,並沿着每個國家的邊界進行切割。他把所有的碎片放在一個盒子裏,然後送給當地學校的孩子們,幫助他們進行地理教育。由於這些謎題很受歡迎,他開始製作幾大地理主題的拼圖:歐洲、亞洲、非洲、美洲、英格蘭和威爾斯、愛爾蘭和蘇格蘭。這些早期的拼圖很受包括英國皇室在內的富裕家庭的歡迎,甚至英國作家簡·奧斯汀在小說《曼斯菲爾德莊園》中也提到拼圖,書中稱伯特倫家的孩子們嘲笑可憐的表姐范妮,因為她不熟悉這些時尚玩具。
直至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拼圖遊戲一詞才正式出現,隨着二十世紀平版印刷技術變得更加複雜,使得木材能夠黏附高品質的印刷品,具有更精細的細節和更明亮、更清晰的顏色,以及一些拼圖製造商使用膠合板代替硬木,更容易切割成複雜的形狀並且更便宜,拼圖遊戲真正開始流行起來。許多公司使用拼圖作為廣告方式,例如一九二○年代,大西部鐵路公司製造了蒸汽機的拼圖,以幫助推廣鐵路和火車前往的目的地。英國郵輪公司則製作了明信片大小的拼圖,並在郵輪上作為紀念品出售,與眾不同的是盒子上印有拼圖完成後的照片。
近年拼圖遊戲再次復興,得益於網絡社交媒體平台帶來的巨大流量,此前《蜘蛛俠》演員湯姆霍蘭德在網上分享了一張他在家中拼圖的照片,該帖文迅速走紅,引來大批解謎愛好者轉發,令拼圖遊戲的知名度不斷提升。
實際上,拼圖遊戲曾頻繁地出現在電影、電視、流行文化和其他各種形式的媒體中,在情節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或者作為道具增添了一絲懷舊氣息。例如,熱門英劇《唐頓莊園》系列中,格蘭瑟姆家族的富人俱樂部成員一邊玩拼圖,一邊調侃落魄的熟人和僕人,展現了他們擺弄他人命運及以他人痛苦為樂的本性。在美劇《風騷律師》中,女主見友人正在為拆解魔方發愁,於是給她買了一個相對容易的拼圖遊戲,展現了女主對他人的同理心和耐心,進一步鞏固了她作為劇中最佳角色之一的地位。
在經典電影《公民凱恩》中,有一個場景是凱恩的第二任妻子正在拼拼圖。這個謎題代表了凱恩努力創造一個名為「世外桃源」的烏托邦城市,他夢想在那裏隱居退休。拼圖遊戲是凱恩一生的隱喻,因為它尚未完成且不完整。另一部電影《四個好日子》,講述了一位母親和她的女兒與毒品作鬥爭並試圖克服毒癮的故事。影片中的拼圖遊戲很重要,它不僅象徵着拼湊破碎的生活的鬥爭,而女兒努力戒毒時,不斷出現她在拼拼圖的畫面,也代表着她試圖一次一件地把自己的生活重新組合起來。
另外,英國服裝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設計的巔峰作品之中,包括由拼圖製成的上衣以及一個巨大的羽毛作品,讓人想起希區考克電影中的場景。他的充滿哥德式和戲劇性設計的系列中,也包含半成品拼圖圖案,象徵着生命是不完整及不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