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輸及物流局建議調整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架構,參照現行燃油車按引擎汽缸容量,按其額定功率的高低,分五個層級計算牌費。消息稱,電動私家車牌費最終或會加至燃油車七成的水平。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建議的新牌照費架構下,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會維持低於燃油私家車的水平,調整進程會分三年進行。
或調整至燃油車牌費七成
運輸及物流局昨日(16日)在社交平台表示,現時電動私家車車主繳交牌費是以車輛「淨重」計算,平均每年牌照費約1100元,與燃油私家車的平均每年牌照費約7500元,差距達六倍,隨着電動車技術進步,其電池的重量和體積愈來愈輕巧,令電動車在淨重大致相若的情況下,性能不斷提升,因此以車輛淨重計算牌費未必能全面反映電動私家車的價值。
局方指出,改以「額定功率」計算電動私家車牌費,相信更加能夠配合科技發展,亦與現時本港對燃油私家車根據引擎汽缸容量收取牌照費的安排相符,各自的收費標準均代表該車輛的馬力。按額定功率向電動私家車徵收費用或稅款,在國際間亦有類似做法,例如新加坡、意大利和西班牙,建議將與其他地區的類似做法接軌。
運輸及物流局又提到,電動私家車的能源開支估計較燃油私家車少約89%,預計理順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架構和水平後,電動私家車仍具一定吸引力。政府將於本月25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上,就具體調整建議諮詢立法會。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向《大公報》表示,贊成政府調整電動車牌費,他希望對低功率、耗電少且續航里程長的小型電動車,政府可制定政策給予牌費優惠,鼓勵大家購買此類電動車,推動環保和節能,亦能應對香港充電位不足的問題。
MG電動車總代理、富利堡集團主席黃毅力向《大公報》表示,現行按車輛重量計費不適用於越做越輕的電動車,有些高檔車較為輕型,但牌費偏低,存在不合理性。他認為,牌費調整價格合理,即使輸出功率極高的電動車,牌照費最高也只有燃油車的七成,低功率車牌費更低,相信該項調整,仍屬於可以接受。\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