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深圳圖書館北館探秘

  圖:深圳圖書館北館位於深圳市龍華區。

隨着知識需求的持續增長與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圖書的借閱方式、獲取途徑以及人們對閱讀體驗的需求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圖書館領域正經歷從傳統模式向「數智化」轉型的變革。在這股浪潮中,深圳這座被譽為「圖書館之城」的繁華都市,在深圳圖書館北館開放智能立體書庫,走在智慧圖書館探索與建設的前沿。/大公報記者 李薇

3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其海外社交平台上發布一條短視頻,視頻中一座高達20餘米的立體書庫如巨人般矗立;一套全自動智慧分揀系統正有條不紊地高速運轉。這正是於2023年12月正式開放於深圖北館的智能立體書庫,憑藉其獨特的智能化運轉模式和全國規模最大的超深立體書庫,在海內外引發廣泛關注。

「一館一庫三中心」綜合圖書館

近日,大公報記者和兩位港青謝友翔、石翠詩結伴前往深圖北館「書海探底」。步入地下3層,這座宛如科技巨獸的書庫,以其宏大的規模與精密的構造,瞬間將人帶入一個充滿未來感的閱讀世界。石翠詩感嘆於其「科技感」,直言「這座圖書館和深圳的氣質很匹配,是深圳科創基因下的產物」。

深圖北館位於龍華區,建築面積約7.2萬平方米,現有藏書量500萬冊,提供座位2500個,是集文獻收藏、全民閱讀、社會教育、思想交流、文化傳承與創意創造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智慧型圖書館。也承擔着「一館一庫三中心」功能,既是城市公共圖書館、全市文獻調劑書庫,也是深圳「圖書館之城」聯合採編中心、網絡數據中心和文獻調配中心。

讀者「立等可取」全程僅10分鐘

在深圖北館最為矚目的正是縱跨地面一層至地下三層,佔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容量400萬冊的智能立體書庫。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地下智能立體書庫,也是全國首創的地下超深立體書庫。

整個書庫分為5個庫區,層高21.55米,貨架層高18米,可容納7萬餘個書箱,每個書箱可存儲約50冊圖書,總設計存儲量超過400萬冊,存儲密度達到常規書庫的5.5倍。書庫共配備15台高效運作的料箱式堆垛機,它們如同可靠的「機器人管家」,每小時可精準存取1600多箱圖書。而每冊圖書都植入智能芯片,系統能夠快速定位任意書籍的具體位置。讀者只需在手機端搜索書名並提交申請,系統就能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從上百萬冊圖書中精準調取目標書箱。

當讀者在「智能調閱服務點」提交書籍申請後,由24台軌道小車組成的「圖書快遞員」便會啟動工作流程:從地下三層的智能書庫取出目標圖書,隨後沿着跨越8個樓層的軌道系統快速運行,來到讀者選定的取書站點並完成卸貨。此時,工作人員會將圖書存入智能取書櫃,系統隨即向讀者發送通知,讀者只需輕點屏幕完成掃碼,就能輕鬆取到心儀的圖書。

深圳圖書館副館長劉哲介紹:「這套高效的智能系統讓圖書借閱『立等可取』,讀者從提交申請到拿到圖書,僅需10分鐘。」現場,謝友翔也體驗一把借書申請並直呼「好流暢」。

讀者需求設18「館中館」

理想的圖書館是一個知識引擎,可以帶領不同年齡的讀者不斷探索。深圖北館根據讀者年齡分別設置面向3歲以下的「嬰幼兒館」、3歲到8歲的「兒童館」、6歲到12歲的「少年館」,及12歲至18歲的「青少年館」,另外還有特藏展廳、「深圳學人書房」、觀影廳、人文科技展廳、HIFI室等交互式學習空間。共18個特色「館中館」,從閱讀空間到閱讀內容的設計上,都考慮到不同年齡段讀者的特點和需求,為他們打造一方理想的閱讀天地。

「在香港,提起圖書館我會覺得是學生待的地方,成年以後就很少踏足。來到深圳我才知道原來圖書館可以那麼大、分類那麼清晰。」石翠詩表示,深圖北館重燃自己走進圖書館的興趣,「它在我眼中不僅是圖書館,也是深圳標誌性建築,還是一個高科技集合體。」

「書海探底」預約參觀貼士:

深圳圖書館北館長期開設「書海探底──智慧書庫參觀體驗活動」。每周2場,每場10個名額,每位成人可攜帶1名兒童。讀者可關注「深圳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友情鏈接